中鐵二十局西成客專十工區水土保持工作常態化
(中國高速網 通訊員 周聞)訊:中國鐵建二十局西(安)成(都)客專第十工區在施工過程中,堅持水土保持工作常態化,注重施工、生活區域原生態的保護,措施得力,效果明顯,受到當地政府和村民的好評。日前,在由漢中市勉縣國土局、環保局、水利局水保站、安監局監察大隊,以及西成漢中指揮部、華鐵監理部和二十局指揮部等相關方組成的聯合巡視檢查中受到表揚。
十工區施工區域地處素有“小江南”美譽的漢中漾家河濕地, 珍稀動物、植被豐富多樣,溝深山高,空氣沁人。當地農民耕地稀少,生活區域狹窄,以種植茶葉、油菜等經濟作物為主要經濟來源。
為保護生態和有限耕地,減少水土流失,工區勇擔社會責任, 采取措施,嚴格遵守《陜西省水土保持條例》,常態化開展環水保工作,起到好效果。
制度保證,明確職責。制定了《工區環水保管理辦法》,明確“誰利用誰保護,誰造成水土流失誰負責治理”的原則,設立環水保管理員,負責水土保持工作的宣傳教育、環水保檢查、接受舉報和監督水土治理, 全程參與棄土場的選址和棄土過程管理、植被恢復等工作。設立兩名保潔工監督生活和建筑垃圾傾倒, 專職負責道路清掃和生活區域保潔。
過程控制,嚴格管理。施工房家灣隧道有40多萬方棄渣要傾倒, 清澈、甘甜的漾家河水緩緩穿越生活和施工的核心區域。“保護生態環境,我們義不容辭” 。面對脆弱、敏感的自然生態環境,工區從棄渣場選址、棄渣場設計、拉運渣土路線選定與運渣過程獎罰、恢復植被樹種等都作出精心安排。確保“嚴禁河道傾倒,保證行洪段面” 、“先建擋土墻后棄渣”成為施工過程中鐵的紀律。
保護環境,文明施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制定了突發環境事件風險控制管理辦法。以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為目標,科學制定工藝工法,減少光面爆破等施工方案對土層不擾動,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保證了隧道內外環境排水通暢、科學安全、工完料清。所有進場材料都按指定場地歸類堆放,通往施工現場的通道做到不堵塞,不積水。
環水保制度的落實、經常性的宣傳教育和施工過程管控,使生活生產在其中的200多人自覺養成“我要環保”的良好習性。工區進場施工兩年多來,沒有接到一起環水保方面的投訴。
- 3-10· 政府工作報告說,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
- 7-22·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健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 8-24· 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部長會議舉行 中方鼓勵成員國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
- 4-13· 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顯現 帶動鄉村產業興旺發展
- 1-5· 春運工作專班調度部署各地做好春運保障
- 9-22· 喜迎二十大|天津:制造業立市 高質量發展
- 9-19· 喜迎二十大丨山東加快現代化機場群建設
- 5-12· 對安全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
- 4-22· 春運工作專班系統總結今年春運工作
- 3-11· 怎樣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中小企業將有哪些幫扶?——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回應熱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