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快遞面單能“扒”出多少個人信息
一張快遞面單能“扒”出多少個人信息?不僅是上面顯示的姓名、手機號、地址,如果溯及微信、支付寶等賬號,更能了解其興趣愛好、家庭成員等信息。換言之,一張快遞單就可以讓你處于信息“裸奔”狀態。
日前,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的畢女士有了新發現:“收到的包裹上隱去了我的真實姓名和電話,僅留有地址信息。”3月底,新疆、青海、甘肅、陜西、寧夏等地的快遞用戶陸續收到貼有“隱私面單”的快遞包裹。國內多個電商平臺、快遞公司都在探索推廣類似舉措,引發社會關注。
A
快遞單顯示關鍵信息統一銷毀數量巨大
快遞面單又稱快遞詳情單,一般至少包含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以及寄遞物品明細等信息。面單一式四份,發件人、收件人各一份,當地快遞營業點一份,快遞員一份。一些日益注重隱私的消費者對消除快遞面單信息都有一套辦法,比如用剪刀裁剪、修正液覆蓋、花露水稀釋等。而由快遞企業、營業點等保存的過期面單,一般都是企業自行處理,有的被燒掉,有的被當廢紙賣掉。
“隨著銷毀量的增大,銷毀成本也越來越高。”蘇州市郵政管理局局長馬文欣說,就是銷毀仍然很難真正杜絕面單信息泄露:快遞運輸的流程較長,貼有消費者信息的包裹層層經手,發貨、中轉、入庫、送貨,每個環節都存在信息泄露的風險。
B
聯系收件人快遞員不用調取號碼
何謂“隱私面單”?菜鳥網絡安全部高級專家周磊介紹,消費者的信息通過技術處理,不顯示在快遞面單上,同時在后臺也進行了加密處理,快遞員只能通過APP聯系收件人,無需人工識別手機號碼。“我們暫時保留了一些地址信息,主要用于幫助快遞員核對包裹。”周磊表示,“以后包裹上的消費者相關信息會越來越少。”
“‘隱私面單’應成為行業標準。”天貓某潮流女裝倉儲經理許先生說,尤其銷售、購買隱私商品的商家和消費者,對這類面單的需求會更大。
馬文欣表示,“‘隱私面單’的嘗試不僅能提高行業的安全系數,減少消費者的顧慮,也可進一步推動快遞實名制的落實。”
C
設從業“黑名單”線上線下共同堵漏
“隱私面單”只能保障部分環節。“信息泄露不僅在快遞運輸過程中,因此建立一個全流程的面單信息管理機制十分重要。”馬文欣認為,“這個機制應該包括面單信息的管理、內部信息化的監管,以及追責機制。”
目前,涉及快遞物流的信息泄露主要有面單拍照、系統軟件漏洞以及外掛等。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不少都源于員工監守自盜。比如,有的快遞公司職員在公司電腦上下載客戶信息進行販賣;企業關鍵崗位員工將賬號及密碼賣給犯罪團伙等。
3月31日,第二屆物流快遞行業信息安全大會在上海青浦召開,大會呼吁互聯網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堵住盜賣販賣的漏洞。
青浦區內駐有大中型快遞、物流企業約15家。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網安支隊支隊長徐輝東介紹,從2015年底開始,青浦警方和菜鳥網絡合作,嘗試通過技術攔截和網絡監控,建立快遞、物流企業信息安全網絡,2016年該轄區內信息泄露案件報案數比上一年下降了60%。
2016年11月,青浦警方破獲一起案件,某犯罪團伙盜取了40G的數據。“這些數據大多是2013年以前的,通過督促快遞、物流企業加強內部管理,這兩年的數據不那么容易被盜取了。”徐輝東說。
據菜鳥網絡資深安全專家王樂介紹,有些夠不上立案標準的信息泄露人員被快遞企業辭退后,換個公司還能繼續干。對此,上海市公安局網安部門聯手菜鳥網絡,推動建立了物流快遞行業從業人員信息共享平臺,EMS、圓通、中通、申通、德邦、韻達、宅急送等多家企業加入,販賣客戶信息的人員列入從業“黑名單”,永不錄用。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3-31·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文指導建設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
- 3-10· 破除“信息孤島” 16個城市開展物流數據開放互聯試點
- 2-3· 10個人里3個是旅居客,云南元江憑啥如此“吸粉”?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9· 工業和信息化部加大對5G頻率資源的支持力度
- 12-16· 首個人力資源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意見出臺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1-11· 電子信息制造北方基地 逐浪數字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