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店現發展分水嶺
與去年跨境電商體驗店落地時眾多看好的聲音相比,跨境電商體驗店著實低調許多。記者近日重訪北京多家跨境電商體驗店,其發展狀態不盡如人意,門店體驗感有限、引流能力有限等都是共性問題。在走訪中,記者獨家了解到,生鮮跨境電商鮮life已撤掉崇文門新世界百貨的門店,另一跨境電商品牌美市庫也關停了在西四環的體驗店。業內人士指出,跨境電商體驗店試水將近一年,這些變動是行業發展必經的調整期。
兩體驗店關店
記者在走訪中獨家獲悉,鮮life此前開在崇文門新世界百貨的門店已經撤離,此外位于西四環北路的美市庫線下體驗店也已經撤店。與美市庫同在一棟樓的金泰海博大酒店的工作人員介紹,店內的客流并不多,有時候住店客人詢問附近哪里可以逛時他們也會提一提。而對于崇文門新世界百貨的鮮life門店,新世界百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在門店營業時,客流也較少。且在今年初,就曾有消息曝出鮮life拖欠供應商貨款的情況。
在天虹商場國展店地下一層,美市庫則開出了一家保稅直購店。店內商品均可直接購買,偌大的超市盡管消費者并不多,但相比較記者走訪的跨境電商體驗店要稍微好一些。而在藍色港灣五棵松店記者看到,盡管整個藍色港灣五棵松店樓上的品牌門店人氣都不高,但負一樓的中國(天津)東疆進口商品直營中心食品區域和母嬰區域的消費者卻比較多。在人氣同樣不高的天虹商場國展店,負一層的美市庫直購中心也有不少市民在選購商品。業內人士坦言,“實體要有實體的功能,消費者能看到實物,能夠買到實物”。同時擁有體驗展示板塊和進口商品銷售兩個板塊的燕莎奧萊跨港通平行進口商品直營中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在實際經營當中,體驗展示板塊也較弱,休閑食品、日化、生鮮、酒水是消費主力。
進行理性調整
除了上述關店調整的情況,在記者多次走訪北京的幾家跨境電商體驗店時,到店的消費者都極少,帕西姆德國商品展示中心和聚優澳品的線下體驗店甚至開在機場北線的天竺綜合保稅區新區內,不僅目的性明確的消費者少,連工作人員也極少。店內的工作人員甚至坦言,開店也是配合政策需要,門店租金非常低,平時基本上也沒有客人。
對于當前跨境電商體驗店發展的這種現狀,跨港通一位高管告訴記者,除了上述的特殊情況,跨境電商體驗店普遍面臨著以下幾點原因:一是產品種類不豐富;二是價格高高在上,不夠親民;或者是做到了以上兩點,但犧牲了門店的利潤。但他也介紹,事實上跨境電商落地之后,企業方面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研究新的落地方式。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跨境電商部主任張周平也坦言,確實有些跨境電商企業在做調整,一方面是由于“四八新政”的影響,另一方面是行業競爭導致。隨著海淘的發展和傳統外貿服務的低迷,跨境電商入局者漸多。而跨境電商“四八新政”,從財政部等部委發布的通知來看,新稅制將由原來征收行郵稅改為征收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此前行郵稅征收的50元以下免稅額度被取消。多位跨境電商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稅制出臺后,跨境電商行業將迎來3-6個月的“波動期”,各個城市也將隨之發生不小的變化,包括此前開展跨境電商試點的十余個城市,憑借保稅備貨模式打造出來的跨境電商優勢也將削減。盡管監管過渡期得到兩次延長至今年底,但張周平指出,新政對應的未來利潤空間的縮小,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資本進入市場的積極性,對于企業而言,“利刃懸頭”的形勢下也在尋求未來發展的一個調整。
仍處于培育期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研究員曹磊告訴記者,線上平臺的線下實體店確實能夠承擔諸多功能:作為線上渠道的補充、為線上平臺引流、以實體店增加品牌信任度以及品牌展示等。但曹磊也坦言,確實在實際效果上表現并不好。究其根源,曹磊指出,有幾種原因是目前大多數跨境電商線下體驗店比較一致的問題:第一,出于成本考慮,跨境電商線下體驗店大多不在優勢商圈或者商場中的黃金地段,比較常見的是在地下一層等客流量本來就比較受限的位置。其次,海淘產品涉及的品類也非常多,非常有限的門店面積很難做到比較全面的產品展示,追求大而全往往會招來不少詬病,倒不如有明確定位的專業店的用戶體驗好。第三,當前消費者的習慣也在發生變化,過去消費者對線上交易的信任度不夠,但現在消費者對線上消費已經積累了一定的信任度。與此同時,跨境電商線下體驗店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也成為比較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工作人員對品牌或者產品不能夠具備一定水平的認知,很難將產品優勢介紹給消費者,也就難以實現較強的吸引力。
“而當實體不能夠成功為線上引流或者發揮足夠的價值,所對應的房租、人工和一定的產品損耗就是拖累。”一位跨境電商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但目前不論是跨境電商落地還是本身業務的發展,相關細則都有待明確。
比起跨境電商在國內的發展,配套政策建設要慢得多。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2年國家就開始了跨境電商試點工作。2012年底,國家設立上海、重慶、杭州等跨境電商服務試點,隨后兩年繼續增加跨境電商試點城市。2014年初,海關總署增列海關監管方式代碼“9610”,即“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適用于境內個人或電子商務企業通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實現交易。2014年下半年,海關實現三單對接,以“清單核放、匯總申報”方式辦理電商進口貨物報關手續,海關總署增列海關監管方式代碼“1210”,即“保稅跨境貿易電子商務”。2015年,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設立,去年上半年,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增至12個。從2015年開始,國內跨境電商發展的相關政策才開始密集出臺。就在月初,杭州落地首個地方性跨境電商促進條例。但企業方面依然反應低調,稱目前的大部分政策仍難擊中企業的實際需求。
- 4-14· 從發展聯通到需求互通再到資源融通 雙向奔赴實現雙贏
- 4-14· 為農業發展鋪就“鋼鐵糧道”
- 3-10·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
- 2-24· 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兩重兩新”
- 1-20· 鐵路發展交出亮眼成績單
- 1-20· 鐵路發展新藍圖:鑄就強國動脈,引領未來出行
- 1-20· 鐵路發展是推動經濟社會騰飛的強大引擎
- 1-13· 從發展答卷看“活力浙江”
- 12-12· 發展先進制造業 安徽推動產業鏈創新鏈“共融共舞”
- 12-9· 國家發展改革委完善成品油管道運輸價格形成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