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企業是時候做這些加減法了!
2016年,中國快遞企業以“批發式”組團登陸資本市場,之于快遞企業,與其說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是企業的重生,倒不如說是企業二次創業的機遇。然而從原始資本積累向精細化運營過渡,快遞企業將面臨更多的人力和財力的投入,只有全面提升競爭力和比較優勢,才有望鞏固企業自身的領先或接近領先的地位。基于此,中國快遞企業是時候考慮如何給企業做“加減法”了。
穩健的投資,加。
從網絡規模和業務量來看,快遞企業以超過50%的增長速度狂跑,其中,盡管有一部分企業已經位居全球前20名,但依然存在綜合實力尚弱的現實。伴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新常態的到來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加速以及“三去一補”的深化,中國經濟的探底之路還沒有結束,快遞企業作為商業領域中極具活力的一環,增速必然受到大經濟環境的影響,這就需要快遞企業增加更加穩健的投資,選擇更符合企業發展方向的產業延伸。
優質的網絡,加。
排名靠前的五家快遞企業占據了中國快遞業60%的市場份額,由此可見,如今上市的快遞企業必須用資本的杠桿優勢,繼續擴大企業的規模。擁有網絡規模性、靈活性、低成本、優質服務及整合業務模式的快遞企業將最有可能在未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和市場話語權。因此,快遞企業要盡可能在現有的基礎上,吃透行業發展規律,拓展快遞上下游鏈條,根據各區域特征,形成定制化和集約化的市場結構,全面增強網絡滲透和服務擴充的能力,增加網點密度,憑此來捕捉市場機會。
貼近新興市場的戰略,加。
從移動互聯網時代到物聯網時代,通信工具功能的升級使得市場交易模式發生著質的改變,商業交易規則和形態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根據相關資料統計顯示,有超過90%的互聯網用戶是通過手機裝置登入互聯網的。正是手機購物、辦公的便捷化和靈活化,使市場準入門檻低、交易成本最小化及客戶群龐大的微信、知乎、直播、VR等移動化平臺,形成了商品交易場所或產品發布的新通道,而這些都是快遞企業需要重點挖掘的新的增量,也是筆者認為可以做加法的領域。
此外,國家最新發布的相關政策顯示,快遞企業不僅要密切關注綠色消費、通用航空、交通物流融合等將培育出新的消費增長點,還要看到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等幸福產業與行業發展間可能存在的市場潛力。這便要求快遞企業轉換經營思路、跳出局限的快遞思維,站在產業和產品的角度,去思考如何為這些行業提供一系列的解決方案,使快遞服務全面滲透到消費生活的各個角落,即所謂的快遞“N+1”戰略。
沉溺于階段性的成功,減。
就快遞企業特別是上市后快遞企業的運營而言,應具備品牌、文化的良性循環,樹立人人都是快遞人的傳播理念;應對信息化有商業和安全的雙向認知;上市后應能善用現有平臺,全面拓展快運、冷鏈、倉配、社區、空地一體化等領域,使其真正成為快遞業的領導者和一站式解決方案提供商。而在這一過程中,近十年發展的歷史性成功背景往往會使快遞企業忽視本身的專注度和優勢等問題,而這也恰是企業需要做減法之處。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快遞企業要在堅定以快遞服務作為自身主業的同時,砍斷束縛企業變強的產業領域(項目),通過科學的“加和減”,實現由大到強的發展目標:從公司治理結構到企業管理團隊,從產品品種到產品品質,從品牌建設到社會形象,只有更好地圍繞主業做深、做出比較優勢,才能經得起來自消費者、投資者及監管機構等多方的考驗。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3-31· 多家企業“跑馬圈地” 布局智慧城市
- 3-10·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2-24· 外貿企業開啟“忙碌模式” 外貿進出口一派蓬勃景象
- 2-3· 河北省企業工業設備上云率連續四年全國第一
- 2-3· 以龍頭企業引領集群式發展 超百個億元級項目落戶光谷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2-30·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再提速
- 12-9· 促進企業通關便利 海關總署推出十六條措施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