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穩“肉盤子” “湘”味進萬家
畜禽產品是中國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端穩“肉盤子”,保障畜禽產品的安全穩定供給,關乎老百姓的幸福指數。畜禽產業,正是湖南重點打造的十大農業優勢特色千億級產業之一。
“湖南是畜牧業大省,僅生豬年出欄量就在6000萬頭以上。”近日,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畜牧獸醫處處長武深樹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通過種業創新、高效養殖和科學鎖鮮,湖南正用科技手段賦能畜禽產業全產業鏈,讓一大批“湘”字號畜禽產品進入千家萬戶。
做強“豬芯片”
日前,記者在湖南新五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五豐公司”)旗下湖南天心種業有限公司的育種基地看到,實驗室工作人員正忙著檢測新培育的種豬父本。“這是我們通過參與農業農村部農業生物育種重大專項‘優質豬新品種設計與培育’項目培育出的種豬父本。”新五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朱永勝介紹。
經測定,該品種料肉比為2.27,日增重1.08千克,商品群肉質性能十分優異,肌內脂肪含量2.4%。“料肉比低意味著飼料轉化率高。日增重高證明生長速度快。肌內脂肪含量豐富,說明豬肉鮮嫩多汁,風味更好。”朱永勝解釋說。
種豬是豬業的“芯片”,生豬種業發展對提高生豬生產水平、保障畜產品供應和生豬產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好種源培育好產品,在湖南天心種業有限公司育種技術的支持下,2022至2023年,新五豐公司高性能能繁母豬存欄數量每年增長約5萬頭;2024年上半年,增長約2.3萬頭。
智能孵種蛋
在種蛋接收區,真空吸蛋器將雞蛋牢牢吸住,整齊碼放在托盤上;在禽苗分選鑒別免疫區,雛雞通過自動化設備接種疫苗后,在傳送帶上由光檢探頭自動計數后裝盤……這是發生在湖南湘佳股份牧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佳股份”)億羽禽苗智能孵化中心的情景。
“從種蛋分揀、孵化和照蛋落盤,再到禽苗免疫、苗盤回收清洗,最后到禽苗出庫,我們實現了高度自動化,既提升了生產效率,又降低了生產成本。”孵化中心車間主任易芹芹以智能照蛋識別設備為例說,設備利用激光與熱成像技術、智能算法判斷種蛋發育情況,有效避免死胚蛋孵化爆炸帶來的損失,中心種蛋的合格率提升至97%。
雛雞離開孵化中心,會來到位于常德市石門縣夾山鎮漢豐村的湘佳家禽養殖基地。在這里,可實時監控溫度、濕度等環境信息的物聯網,搭配給水給料自動化機器,讓10層高的雞舍變成了“智慧樓房”。“這套系統不僅可以起到中央空調的作用,讓雞舍自動通風、自動實現環控,還能自動給水給料、集糞集蛋。”湘佳股份子公司湖南三尖農牧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官其宏說,采用新系統后,基地的產蛋率整體提升了10%。
延伸產業鏈
每天早上11時許,從新五豐公司長沙瀏陽永安基地開來的生豬運輸車,會駛入新五豐公司位于長沙市長沙縣的廣聯屠宰場。經自動化屠宰生產線和精細分割工藝處理后,一頭豬可以分割成260多種豬肉產品。其中,一部分以熱鮮肉的方式在本地市場流通,另一部分通過預冷工藝處理后,搭乘專用冷鏈車前往長三角和港澳地區。
朱永勝說,傳統屠宰行業主要依靠人力,效率低、損耗大,肉質還容易受到影響。現在,公司在永州和郴州新建的屠宰場,投入了大量自動化設備。其中,自動劈半機僅需一分鐘就能完成劈半操作,單次操作可節約2兩豬肉,不僅提升了屠宰效率,也增加了經濟效益,真正實現了科技賦能。
“在湘佳家禽養殖基地,我們建起全自動家禽機械化屠宰流水線,從活雞宰殺到預冷處理,基本不需要人員操控設備。流水線1小時可處理1.6萬只湘佳雞。”湘佳股份相關負責人覃黎明說,為確保禽肉產品安全抵達餐桌,公司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研發出冷鏈物流追蹤系統。在系統中,冷鏈運輸車定位信息、車內監控畫面、車外溫度數據等一目了然,司機無須下車查看即可隨時了解貨品情況,確保鮮禽能夠24小時送達全國各地。
科技創新讓新五豐公司和湘佳股份這兩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取得不俗成績。2024年,新五豐公司銷售額近20億元,湘佳股份生鮮禽肉銷售額達35億元。
這是湖南肉類加工業蓬勃發展的縮影。近年來,湖南優化發展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升加工能力,加強跟蹤服務,大力支持養殖主產區發展肉類加工業,加速養屠加銷一體化發展,打造肉類加工全產業鏈,推動畜禽產業向千億目標邁進。
武深樹介紹,當前,湖南正在積極構建以長株潭地區為重點的肉類精深加工基地、以洞庭湖區為重點的肉類外銷基地、以湘南地區為重點的粵港澳大灣區肉品供應基地,積極打造全國肉類產業發展高地。
“湘”字號肉品,正“出湘”“出海”,成為更多家庭的餐桌常客。
- 11-2· 端好“果盤子” 廣西果業提質升級產銷旺
- 6-26· 快遞企業做大盤子更要做好“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