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建設方案發布
11月25日,商務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對外發布《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記者從商務部獲悉,《方案》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之后,自貿試驗區首個聚焦全產業鏈集成創新的政策文件,是貫徹落實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的重要成果之一,有利于以深化改革開放驅動產業創新發展,以更大力度為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
對于《方案》的出臺,浙江省商務廳自由貿易區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方案》發布后,浙江自貿試驗區將成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后首個獲得重大改革賦權的自貿試驗區,這也是全國首個以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為核心的重大改革。
具體來看,《方案》服務國家戰略需要,立足浙江自貿試驗區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提出力爭到2030年,初步建成功能完備的大宗商品儲運、加工、海事服務基地和貿易、交易中心,打造具有區域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
圍繞上述發展目標,《方案》針對油氣、礦石、糧食等重點品種,圍繞大宗商品儲運、加工、貿易、交易和海事服務等5個方面,統籌考慮金融、人員、數據等配套政策,提出了15條重點任務,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著力破除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體制機制難點,持續推動大宗商品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全面增強大宗商品資源配置能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上述浙江省商務廳自由貿易區處負責人進一步分析,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之所以能夠落地浙江,主要是源于三個方面:一是浙江大宗商品產業基礎深厚。二是浙江大宗商品物流保障完善。三是浙江大宗商品企業集聚明顯。他還介紹,成立7周年、擴區4周年來,浙江自貿試驗區圍繞大宗商品儲運、加工、貿易、交易、海事服務等環節形成制度創新成果252項,全力打造以油氣為核心的大宗商品資源配置基地。當前,“油氣”已成為浙江自貿試驗區的一張金名片。
對于接下來推進《方案》落地的具體安排,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浙江自貿試驗區將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提升同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對標水平;制定省級配套實施方案,分階段分步驟落實任務,確保目標落實到位;還將凝聚國家部委、浙江省市合力,抓好政策實施、體制創新、項目建設,打造具有區域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
商務部也表示,將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一道,認真抓好《方案》各項改革任務落實,為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建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將試點任務轉化為應用場景,將創新舉措轉化為發展實效,推動自貿試驗區建設再上新臺階。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的發布也有望為新階段自貿試驗區的發展提供方向。“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是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重要要求,此次《方案》的發布事關大宗商品儲運、加工、海事服務和貿易、交易等全鏈條的創新,是制度型開放的重要實踐。《方案》明確了聚焦差異化探索的目標,將為自貿試驗區的發展提供新方向和新路徑,有利于推動自貿試驗區實現高質量發展。”商務部研究院產業所所長張丹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 4-21· 一季度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0.74億人次
- 4-21· 一季度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0.74億人次 同比增長5.9%
- 4-14· 一季度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12億元
- 4-14· 一季度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12億元 同比增長5.2%
- 4-14· 全國鐵路清明假期運輸預計發送旅客8450萬人次
- 3-31· 西南首個數字化煤炭交易平臺上線 將提升川渝地區煤炭流通效率
- 3-31· 西南首個數字化煤炭交易平臺上線 將提升川渝地區煤炭流通效率
- 3-17· 首個城市超級智能體落地武夷山 解鎖智慧城市新高度
- 3-17· 四川首個省級科技政務服務垂直大模型上線
- 3-10· 全國數據工作會議提出 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