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汽車產業:“汽”勢磅礴 駛向未來
從20世紀60年代安徽第一輛汽車下線,到2023年全省汽車產量居全國第二位、出口居全國第一位,新中國成立75年以來,安徽汽車產業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不斷“換擋提速”,全省汽車全產業鏈營收邁上萬億元新臺階。
一大早,江淮汽車輕卡智能化生產線一片繁忙,高級技師崔玉順正帶領團隊,對智能制造平臺進行運維管理。他告訴記者,隨著生產線數字化水平的提高,企業每天可生產600輛中高端輕卡貨車。
打造了世界輕卡行業首個智能制造平臺,實現了人員、機械、物料、物流等全生產場景的智能化管控,關鍵設備數字化應用率100%,每年有20多萬輛中高端輕卡從這里銷往全球各地!
時間回到60年前,作為安徽汽車產業拓荒者,江汽第一代創業者們白手起家,手敲肩抗造出了安徽省第一輛汽車。
在江淮汽車新港基地,有這樣一座雕塑,它的原型是1968年江淮汽車生產的第一輛2.5噸載貨輕卡,隨著這輛車的問世,安徽省汽車工業發展的大幕也就此拉開。
江淮汽車從“0”到“1”的向上突破,與安徽汽車產業發展足跡交相輝映。新中國成立以來,安徽從政策支持、資金投入等方面重點支持汽車工業發展。搶抓政策發展機遇,如今,江淮汽車的足跡已遍布全球五大洲132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1000萬用戶。
江汽集團進一步深化改革,圍繞著轉向智能新能源汽車轉型發展當中,在搶抓新的發展機遇,整合一流的科技資源這樣一個基礎之上,集聚更多的一些平臺和要素,抓好創新,奔著百萬輛千億營收這樣一個宏偉目標,來實現更大的一個發展。
緊抓汽車產業不放松,上世紀90年代初,全省汽車產量2800輛、居全國第12位。到21世紀初,奇瑞樹起了國產自主品牌的“大旗”,全省汽車銷量一度挺近全國前10位。然而,進入2010年后,在汽車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的征程中,奇瑞汽車卻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奇瑞(銷量)已經連續10年位居自主品牌第一,但年銷量始終徘徊在70萬輛左右,產品低質低價,低附加值,2010年到2019年,我們十年磨一劍,建體系、建流程,加快平臺化、加快全球化。
從“小草房”里創業起步,奇瑞堅持“技術立企”,從招募優秀的研發人才到搭建先進的實驗室,短短27年,企業設立了47個技術委員會,建設了100多個重點實驗室,持續提升創新能力實力。近年來,奇瑞在繼續穩固燃油車市場的同時,重點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方面發力。憑借去年390.9億美元營收,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榮登世界500強榜單。
我們每年200億元的研發投入,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們密集上市了一批新能源產品,發布了一批新技術,市場表現相當不錯,目前產品的銷量正在快速提升,加快趕超,躋身第一陣營。
在奇瑞、江汽等整車企業的帶動下,全省汽車產業蓬勃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安徽先后出臺了《關于強化創新引領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指導意見》等指導性文件,提出以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發展為主線。蔚來、大眾等一批整車企業在安徽落戶;國軒高科、比亞迪核心零部件等一批重點項目建成投產。今年前7個月,納入安徽省“雙招雙引”平臺調度汽車產業重點項目共計1350個,總投資7383.3億元。
我們在合肥又追加投資25億歐元,拓展合肥的生產和創新中心,在2026年有望縮短30%的產品上市周期,以安徽速度快速發展,讓更多“安徽造”大眾汽車走向世界。
從1968年安徽第一輛汽車下線,到2023年,全省汽車全產業鏈營收邁上萬億元新臺階。新中國成立以來,安徽已形成了千家汽配產業集聚,數十家龍頭車企布局的發展新格局。今年1-8月,全省汽車產量211.61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93.74萬輛,均位居全國的第二位;分別同比增長44.84%和81.59%。
安徽省在制定汽車產業這個過程中是科學的,對汽車產業特別有理解 特別有洞見,打出了自己在科技創新這方面的優勢,以及地域的優勢,已經成為方方面面都排在前列的汽車大省。
- 4-7· 安徽省推動國有資產管理提質增效
- 3-31· 安徽:重點項目用地 政府發“禮包”
- 12-12· 安徽首單高成長產業債在滬成功發行
- 12-12· 安徽所有縣城年內實現15分鐘內上高速
- 12-12· 小汽車“坐”上火車下江南
- 11-21· 中國汽車出口為何實現飛躍?請看渝車出海
- 11-16· MIGHTY Fuel Cell驚艷亮相廣州車展 “氫能零碳城配樣板”描繪綠色物流新篇章
- 11-14· 安徽:高質量立法為高質量發展“護航”
- 11-11· 安徽將建100個公益性零工市場
- 11-11· 安徽的“進博紅利” 成為越來越活躍的全球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