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版”快遞三輪新規具有樣本意義
郵政寄遞企業的電動三輪車將統一車身顏色、標識、編碼等外觀特征。同時,在今后的路面執法中,交警對違法的郵政寄遞人員,除依法處理之外,還要將其違法行為記錄在案,并向交通安全委員會通報,對違法人所屬的郵政寄遞單位進行責任追查。
一段時間以來,對電動車尤其是電動三輪車的管理,既是媒體熱議不斷的話題,更是讓各地城市管理者乃至交通部門頗為頭疼的難題,包括電動自行車在內的新能源三輪車,在綠色環保和給城市居民群眾尤其是快遞業帶來便捷體驗的同時,也成了各地交通違法乃至事故發生的第一肇事者,更有城市借禁摩和維護交通安全的名義欲將電動三輪自行車等一概“封殺”,再加上國家對電動三輪的制造限速標準與實際行駛速度存在巨大差異,更讓一些地方欲對制造速度超標電三輪以違規為由禁止上路,一時間讓眾多快遞企業手足無措,有地方甚至出現人力車代替電三輪送快遞的怪相。
在眾多城市欲對電三輪“趕盡殺絕”,不少快遞企業一度陷入“恐慌”的同時,也有不少城市本著務實的精神給電三輪上路“量身定做”一套管理辦法,這其中又以“京版”最為突出和令人眼前一亮,按照“京版”對電三輪的管理辦法,對上路的電三輪并非“一刀切”的籠統管理,而是將快遞業電三輪與社會其他電三輪區別開來,要求從事快遞營運的5.7萬電三輪必須上保險和實名登記、統一“著裝”并“一車一編碼”,強化落實快遞企業的“主體責任”,出現交通違法行為之后,除依法處理之外,還要將其違法行為記錄在案,對違法人所屬快遞企業進行責任追查。可想而知,這樣一來,駕車快遞小哥如果再不規規矩矩,交警處罰是小,弄不好可能還會因此“丟飯碗”,其管理措施的制約性和威懾性勢必會大大增加。
顯然,“京版”對電三輪的管理并不是靠堵,而是通過有效的制度監管來進行疏導,在確保電三輪合法上路的同時,又必須恪守交安法規;既保障了快遞行業對電三輪投遞運輸的剛需,又維護了道路交通的乃至快遞投遞人員和市民群眾的出行安全,另外,將快遞企業明確并強化為“責任主體”,也會督促企業對快遞員工遵守交通法規的管理和培訓,有效促進整個快遞行業電三輪守法意識和自覺性的提高。“京版”對快遞電三輪的管理舉措,可謂既體現出智慧與科學,又可實現“一舉多贏”。
一般來說,“京版”的各項管理舉措,往往是各城市效仿復制的“風向標”,在筆者看來,值得各地充分借鑒的不是針對快遞三輪車的復制于效仿,而在于融入這種務實創新的管理理念,三輪車是眼下和未來一段時間內快遞行業的“標配”,三輪車制造規范上的違法違規不是使用者的“原罪”,以三輪車設計制造時速超標等制造商的原因就對所有使用者“大開禁戒”,實際上也有悖法治公平。“京版”整治采取堵疏并舉,既給快遞三輪合法上路設置了必要門檻,又避免了管理“一刀切”所給合法企業健康發展帶來的影響,不僅具有樣本意義,在城市乃至社會其他各項管理與服務中,這種以疏治堵的管理理念都值得很好的借鑒與探索。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0-28· 快遞業務旺季啟動,單日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
- 10-21· “快遞下鄉”十年 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
- 10-10· 快遞業務收入9個月超萬億元
- 7-29· 二季度快遞服務全程時限縮短至53小時
- 7-8· 快遞業新發展模式,開拓行業增長新空間
- 3-18· 青海快遞進村覆蓋率達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