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用“耐心資本”激發創新活力
15家金融機構、10家超硬產業鏈重點企業、4家相關重點平臺“結對子”,參會銀行向企業授信約8000萬元,支持企業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這是河南鄭州高新區管委會近日舉行的“金融助力超硬材料”主題對接會的成果。
為解決企業“急難愁盼”,支持其“科技剛需”,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推動科技金融增量擴面降價提質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圍繞政策支持、貨幣工具、融資成本等,《方案》出臺了7個方面的措施,以擴大科技型企業發債融資規模,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引導資本更耐心助企創新,進一步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
推動科技金融增量提質
“專利證書也能發揮出巨大的價值,這讓我們科研人員增強了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的信心。”匯科信(河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崔霄說,公司目前擁有10項發明專利,但因為資金短缺,一項合同額為800萬元的巡檢機器人項目一度陷入停擺。正是依托《方案》政策,企業在沒有抵押物的情況下,依靠“專利貸”解決了300萬元貸款,解了燃眉之急。“今年公司訂單數額有望突破3000萬元。”崔霄自信地說。
減少對抵質押品的過度依賴,是《方案》最鮮明的特征之一。《方案》科學評價科技型企業信用水平,減少對抵質押品的過度依賴,加大信用貸款投放力度,逐步提高信用貸款占比;進一步創新金融產品,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供應鏈融資、股權質押融資業務,創新發展“研發貸”“科創積分貸”“科技人才貸”“貸款+外部直投”“貸款+認股期權”等弱擔保、信用類產品。
“讓銀行多方籌措更充裕的資金,讓科技金融惠及更多科技型企業,這是《方案》實施的重點,也是企業最為關心的內容。”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經濟學院院長郝愛民告訴記者,《方案》明確提出統籌整合再貸款、再貼現資金,在目前使用額度基礎上,力爭新增100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爭取再貸款、再貼現總額度超過1200億元。
此外,河南省“科技貸”也在持續加大對高科技企業的支持力度。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科技貸”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312家(次),實現放款22.56億元,實現了首季“開門紅”。
賦能科技型企業持續創新
“從一家規模不大的電力能源裝備生產商到新三板上市,再到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我們的成長離不開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鄭州佛光發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瑞智說,通過20多年的業務合作,公司與建設銀行鄭州科技支行已經從最初普通的銀企業務,發展為涵蓋產業鏈的深度合作伙伴。
“如果資金接續不上,可能就會功虧一簣,希望金融機構能給民企發展更多的耐心。”王瑞智說,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從研發到產出,從投入到收益,科技型企業往往要經過較長的周期。
圍繞引導金融機構提供更多中長期“耐心資本”,《方案》要求推動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加強科創領域融資支持;督促政策銀行重點圍繞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以及全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科創園區等創新聚集地,為科技企業基礎設施建設、重大科研項目研發、具有重大產業發展牽引帶動作用的項目依規提供中長期、優惠利率的信貸支持。
“我們聚焦科技企業的痛點難點,大力發展科技金融作為服務實體經濟、培育新動能的首要任務。”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行長梁德順表示,下一步,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將構建全周期陪伴、全產業鏈覆蓋、全集團協同、全維度支持、全生態賦能的“五全”服務體系,以金融力量助力科技創新在中原大地起高峰。
- 3-17· 河南延長靈活就業人員2024年度養老保險繳費期限
- 2-3· 河南多地開展新春房展活動 促進房地產市場回穩向好
- 1-2· 河南工會推出首位AI理論宣講員“豫小宣”
- 12-12· 河南今年“化債”限額已全部發行完畢
- 11-18· 河南周口:一個內陸城市何以通江達海
- 10-24· 河南商水:強化監督機制 優化營商環境
- 10-21· 河南:加快科技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
- 9-30· 河南各地提升支付便利性——吃喝玩樂行 支付更便利
- 9-16· 河南打造國企招才引智生態圈
- 9-12· 河南:轉型有“數” 發展靠“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