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物流標準化水平再上新臺階
由京津冀三地聯合發起的國內首個跨區域物流標準化聯盟于日前正式成立,來自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以及100多家物流企業參加了聯盟成立大會。據介紹,該聯盟旨在助力物流標準化在京津冀區域內協同實施,加強京津冀區域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對接合作,提高物流標準化的通用性和一貫化,并搭建京津冀地區企業交流與合作平臺。
據悉,京津冀物流標準化聯盟的主要任務是圍繞托盤循環共用、物流標準的推廣應用和降低商貿物流成本,促進聯盟成員之間的資源共享和互惠互利,推動政府制定有利于物流產業發展的重大產業政策、提升聯盟成員的群體競爭力。
提高商貿物流標準化水平,對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改進國民經濟運行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推動物流標準化成為政府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近年來,在財政部、商務部等指導引領下,商貿物流標準化行動試點工作得以在全國展開。作為試點城市,京津冀三地分別進行了以托盤標準化及循環共用為切入點的物流標準化試點,有效促進物流設施設備標準化建設。
據北京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積極與上下游溝通協調,北京29家試點企業的物流效率大幅提升、成本明顯降低。一是共用標準化托盤使用量快速增長。試點企業標準化托盤量從原有的140萬個增加到212萬個,提高52%,標準化托盤占比從11%提高到16%左右,完成帶托盤運輸超過300萬板次,促進了一貫化托盤作業的實施。二是試點企業庫內運輸設備、人工效率提高超過50%,貨物周轉效率、盤點準確率、倉庫空間利用率均大幅提高,貨物破損率明顯降低。由于搬運次數減少,裝卸人員成本降低50%以上。三是有效緩解商業設施周邊交通壓力,社會效益顯著。新增免驗收(延遲驗收)企業(門店)400余個,平均免驗收貨運量占比達到28%,貨物裝卸效率、交接效率平均提高了2倍以上,有效緩解了貨運車輛排隊導致的周邊交通擁堵的壓力,帶動了合作企業間的高度互信。
該負責人認為物流標準化工作實現了兩個方面創新。一是實現了商貿物流交接貨模式創新。試點突破現有零售終端交接貨模式,依托標準化托盤應用,以整托貨物外包裝無破損為標準,超市門店、便利店等實現現場免驗貨,減少商品交接環節的作業時間,提高收貨效率。二是在資金使用方面的創新。爭取政策突破財政資金使用地域范圍的限制,支持北京企業在津冀區域范圍內投資建設物流項目,試點企業在津冀地區累計投資近6000萬元,有效帶動區域物流標準化一體化建設。
聯盟的成立,將促進京津冀區域物流標準化水平再上新臺階。出席成立大會的商務部流通司張祥表示,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京津冀物流服務協同發展規劃》即將發布,物流標準化是物流服務的基礎,然而現階段的痛點卻是物流標準的應用推廣水平低,如何才能提高?顯然需要以企業為主體,通過政府積極引導,協會搭平臺形成合力,而組成聯盟就是一種創新。
- 12-22· 中國標準地鐵時速120公里B型車株洲下線
- 12-1· 高標準運行試驗,提升鐵路發展硬實力
- 11-28· 高標準推進設備檢修 提高設備運行品質
- 6-13· 以標準化促創新發展 江蘇提出32項重點工作
- 1-20· 標準化為智慧城市建設鋪平賽道
- 11-10· 廣西:高標準做好北部灣港總體規劃推動臨港腹地產業一體聯動
- 9-6· 排放標準升級至國六 中自科技迎高速發展良機
- 3-4· 高水平對外開放是如何實現的
- 12-28· 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說到做到!
- 7-1· 《標準化票據管理辦法》將于七月底實施——中小微融資路更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