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場村合作”促“綠”生金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時間:2024-8-22 9:58
走進位于福建三明市沙縣區高橋鎮新坡村林農張祖暖的山場,杉木整齊茂密、筆挺青翠。
“我種了半輩子樹,第一次嘗試把種樹這件事交給別人,但心里特別踏實。”談起其中一片與國有林場合作的山場,張祖暖說。
2022年,張祖暖拿出了112畝林地,和沙縣官莊國有林場達成了“場村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官莊國有林場以資金、技術、勞務、管理入股,擁有60%的股份,并承擔林木培育的資金投入、技術管理。張祖暖則以林地經營權入股,擁有40%的股份。
官莊國有林場接管后,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科學種植、精細化管理,整地、挖穴、撫育……“同樣一畝林子,我們單家獨戶經營平均出材量7立方米,國有林場的出材量能達到近15立方米。”張祖暖說,自己從林農變為了“股東”。同樣一片林子,借助國有林場的專業力量,釋放了更多生態紅利。
官莊國有林場場長張標強介紹,1998年實行分林到戶后,由于林木權屬多樣化、林地經營碎片化,加上林農投入不足、經營管理粗放,導致一些林地經營質量不高、林木收益低。“個別地方甚至有林地拋荒現象。”張標強說。
為此,三明市鼓勵國有林場主動參與林改,通過股份經營、委托經營、合作造林經營、合資造林經營等模式,防止林農簡單“一賣了之”“失山失林”。
經過多年發展,官莊國有林場“場村合作”面積達3.84萬畝,新增林木蓄積量27.7萬立方米。同時,發行林票2275萬元,受益林農近3萬人,實現了“森林資源變資產、股權變股金、林農變股東”。
“在‘場村合作’中,國有林場與村集體或林農合作,發揮自身在資金、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優勢,集約化、規模化培育高質量森林資源,助推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三明市林業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免責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均轉載自其它網絡媒體,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并不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網,本網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 3-10· 福建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項目最高可獲75%中央獎補
- 12-23· 福建廈門港實現岸電建設全覆蓋
- 12-12· 福建:下好科技與產業創新“融合棋”
- 12-2· 山西構建三級職工職業技能競賽體系
- 12-2· 福建漳州加快打造東南沿海清潔能源重鎮
- 11-21· 福建省工信廳:主體融合打通制造業企業倉配堵點
- 11-21· 福建省交通運輸大規模設備更新供需對接活動在寧德舉辦
- 11-14· 福建:大力推進科特派成果轉化
- 11-14· 福建創新探索公開數據資源開發利用 讓數據資源活起來
- 11-14· 福建安溪:打造茶產業碳中和創新人才高地
圖文資訊
近期熱點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