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實名監管不力
11月16日,江蘇連云港一位“快遞小哥”因要求收件人“呱呱”實名簽收,與對方發生爭執,被暴打致鼻梁骨折。事件在網上引發熱議,實施已滿一周年的快遞實名制也再次引發關注。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快遞實名制遭到“冷遇”:一方面,收寄件人對實名制可能造成的信息泄露心存芥蒂,另一方面,在寄件過程中,快遞公司也極少主動要求實名登記。
近幾年,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網購和快遞業得到快速發展,小到一個牙刷,大到家電家具,在網上應有盡有。但由于快遞行業收發環節的諸多不規范,導致炸彈包裹、網購毒品、管制刀具等時有發生,嚴重危害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快遞安全問題擺在人們眼前。對此,全面推廣快遞實名制,能迅速地查找源頭,從源頭上遏制危險的發生,保護公民人身安全。
縱然快遞實名制的主體是網購人員和快遞從業者,但如今快遞實名制得不到有效落實,與監管部門不作為、監管不力有著必然聯系?爝f實名制實施一年以來,未見相關監管部門對快遞行業進行規范管理,在實施過程中也缺乏有效地制約力和威懾力。缺乏有效的監管,必然導致市場的混亂,快遞從業者和快遞寄收者會因為省時省力的原因,同時害怕個人信息泄露,導致實名制實施“有名無實”。
面對快遞行業存在的諸多安全隱患,監管部門不能再繼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實名制僅靠公民的自覺遵守還遠遠不夠,相關部門必須要用于擔起監管責任,對快遞流通過程進行嚴格監管,確保實名制的嚴格落實。
其實不僅是快遞實名制難以落實,實施幾年的公共場所禁煙條例等,也因為監管部門的監管不力,導致制度難以有效落實,都最終成為“有名無實”。與此同時,切實加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的管理,保護好個人信息安全,才是公民自覺落實“實名制”的先決條件。在做好個人信息安全保護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推進快遞實名制、電話實名制、火車票實名制,讓實名制變成一種常態。
- 6-9· 快遞新規實施在即:全鏈條治理引領綠色轉型新賽道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1· 火車票實名制管理新規發布 這些變化需關注
- 6-9· 全國快遞行業堅持創新開發 讓快遞速度更快
- 6-9· 快遞暢才能網購旺
- 5-27· 快遞企業備戰“618”:末端人力存壓 最差時點已過或迎復蘇
- 5-23· 快遞新規之下,無人配送能否破解“最后一公里”難題?
- 5-5· 上海市監管部門立案查處價格違法案件443件
- 3-31· 快遞慢了 近期網購請注意物流狀況
- 3-25· 停發!無法派送!疫情下的快遞還要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