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齊發力 安徽保電抗高溫
7月24日14時15分,國網合肥供電公司能源服務技術中心專責張相宇通過合肥虛擬電廠系統向23座蔚來換電站和合肥濱湖智慧能源服務站等站點發出指令,不到1分鐘降低負荷約3兆瓦,相當于1000多戶居民家庭的用電負荷。
近日,安徽省發布高溫橙色預警。“熱浪”來襲,安徽用電負荷攀升。電網進入迎峰度夏關鍵時期。面對今夏電力保供嚴峻形勢,安徽省多措并舉,推動供需兩端同步發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間電力可靠供應。
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不斷推進,虛擬電廠成為聚合調控分散負荷資源的“大腦”,在平衡電力供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今年的迎峰度夏,安徽就啟用了虛擬電廠。
“虛擬電廠是將光伏電站、電動汽車充換電站等較為零散的分布式電源‘聚沙成塔’,通過統一的協調優化控制,參與電力系統運行的智慧能源系統。在迎峰度夏期間,能快速進行負荷調整,保障電網平穩運行。”國網合肥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專責陳璐說。
近日,安徽省蕪湖市的虛擬電廠聚合了58戶工商業企業和55個充電站,代表安徽首次參與長三角富余需求側可調節資源互濟交易,響應電力超過100兆瓦,推動長三角省市間電力互濟機制的建立。
煤炭是我國的主體能源,在能源保供中發揮“壓艙石”和“穩定器”作用。實體火電廠扛起能源電力保供重任。
在安徽省淮南市,淮河能源電力集團潘集電廠內,一期2臺66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已全開。
今年以來,截至7月24日,淮河能源集團累計保供電煤2621萬噸,電煤長協兌現率100%;累計發電量273億千瓦時,同比增加76億千瓦時,有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間區域能源電力穩定供應。
“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安徽深入挖掘內部電力供給能力,積極爭取外電支援,對緩解全省電力供應緊張形勢、穩定電價水平起到重要作用。”安徽省能源局電調處處長徐明生說。
既要“開源”,也要“節流”,引導企業錯峰用電是打贏迎峰度夏攻堅戰的重要舉措。
在安徽省淮北市,自新一輪分時電價調整政策出臺后,國網淮北供電公司開展762戶315千伏安及以上分時電價工業用戶走訪,強化分時電價調整及需求響應政策宣傳。
“淮北眾城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簽訂的需求響應負荷量是9000千瓦,在用電高峰時主動錯峰生產減少用電,可以合理利用峰谷電價差降低電費支出,每次參與需求響應也可以獲得至少6萬元的補貼。”國網淮北供電公司市場營銷部負責人黃禮祥說。
今夏以來,國網淮北供電公司需求響應資源庫已簽約用戶280戶,響應能力超15萬千瓦,占全市用電最高負荷的9%左右。在充分發揮市場化調控機制作用下,企業合理安排錯避峰生產,實現電網安全運行和企業降本增效“雙贏”。
電力供應是前提,設備穩定運行是基礎,無人機成為電力運維主力軍。
“無人機注意安全距離,逐塔進行排查……”7月23日,在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國網祁門縣供電公司電網運維人員林群武、陳陽東正在對祁門縣35千伏烏歷471線開展無人機特巡工作。
林群武說,祁門縣是皖南山區縣,山高林密,大部分電力線路需翻山越嶺,給常規的線路巡檢工作帶來一定難度。而通過無人機開展線路巡檢,圖片遠程回傳至控制中心可智能識別,實現線路、設備測溫“更快、更準、更穩”。
“安徽高溫天氣還將持續,我們將密切關注氣象變化,滾動做好供需形勢研判。”國網安徽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主任王吉文介紹,針對下一輪高溫天氣,國網安徽電力將強化對特高壓輸電線路工程的重要設備開展運維保障,積極挖掘省內發電潛力,千方百計爭取外電支援,加大峰谷分時及尖峰電價政策宣傳力度,引導企業錯峰用電,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生產生活用電需求。
- 11-21· 渝川貴齊發 我國鐵路首次大規模試運動力鋰電池
- 11-7· 多向發力 交通設備更新釋放潛能
- 10-24· “鏈”上發力,京津冀如何共造“一輛車”?
- 8-22· 發力夜經濟 安徽變“流量”為“留量”
- 8-12· 廣州:發力低空經濟 打造“天空之城”
- 7-22· 西寧發力數字化轉型推動營商環境優化
- 7-18· 多地發力養老金融 共筑銀發經濟“夕陽紅”
- 6-24· 海南發力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 6-3· 同發力聚合力 打造科技創新共同體
- 5-3· 多方發力鄉村產業振興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