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長護險”托起失能老人希望
新華社成都電(記者 董小紅)身穿黃馬甲的護理員張懷瓊背著護理包,沿著玉米地旁的小路急匆匆前行,轉過一道彎,就到了72歲失能老人肖友群的家。
肖友群家住成都市雙流區鄒家場7組,因偏癱、高血壓引起腦梗,長期失能臥床在家。她的兒女都在外打工謀生,只有73歲的老伴周昌云照顧陪伴。
2022年8月,在村干部的推薦下,肖友群申請了成都長期護理保險。來自沐之愛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的張懷瓊就成了肖友群的定期上門護理員。
“一天能睡幾個小時?身體有沒有不舒服……”問完近期身體情況,張懷瓊打開背包,拿出消毒工具給肖婆婆的手臂消毒,然后測量血壓、脈搏。
“婆婆,你頭發有點長了,我幫你剪短一些。”扶起肖婆婆坐在椅子上,張懷瓊麻利地揮動著手中的剪刀,不一會兒,一個清爽的發型就完成了。
一旁的周爺爺露出滿意的笑容。“幸虧有小張幫忙,不然我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周爺爺說,申請“長護險”后經評估為重度失能一級,他們每年只需繳費25元,每個月不僅能享受542元的基礎護理待遇,還能享受每月2次的護理員上門服務,緩解了家庭經濟和照護壓力。
長期護理保險是專門為因年老、疾病、傷殘等導致失能的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服務或資金保障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
成都市醫療保障局生育和長期照護保險處處長劉小毛說,作為國家確定的首批試點城市之一,成都市2017年啟動試點以來,不斷健全機制大膽創新,不僅實現“長護險”制度城鄉全齡覆蓋,率先探索了“長護險”成渝異地評估互認,還將輔具服務費用納入了基金支付范圍。試點7年以來,成都市累計16萬余人享受待遇,基金累計支付已超過31億元。
“長護險”還促進了養老照護產業的發展,拉動了就業創業。“行業發展快,我們公司護理員已有320余名,還在持續招人。”沐之愛養老服務有限公司“長護險”負責人楊麗容說。
- 1-6· 四川成都:人城產深度融合 駛入軌道城市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 11-21· 成都:“一次掛號管三天”“先看病后付費”
- 11-18· 成都雙流:航空產業振翅飛 臨空經濟引未來
- 11-18· 成都:架起政企“連心橋”,當好助企“貼心人”
- 11-7· 成都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成效顯現
- 10-21· 走進成都科創生態島:培育科技創新的“熱帶雨林”
- 8-29· 成都路橋被監管處罰 上市公司“踩雷”信托產品頻現
- 8-19· 成都:落地“中歐班列+低空物流”配送模式
- 8-19· 成都持續提升人工智能產業能級
- 7-18· 成都啟動住宅小區老舊電梯更新專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