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校外科創平臺 推動地方創新策源
輕量化AR眼鏡、長效貼敷式給藥器械、雷達成像隱身超表面……近日,記者隨“浙江大學服務浙江高質量發展”媒體調研團走進浙江大學金華研究院,在該院展廳看到琳瑯滿目的技術產品。這些產品都是該研究院與其他企業聯合研制的。
該院科研團隊在開展具體工作前,可以有多個選項:或注冊企業,或與企業合作共建創新中心,或構建服務企業的平臺,或幫助企業孵化管線。
浙江大學一直積極探索新型校地合作模式,目前建設的地方研究院已遍及浙江省11個地市。這些地方院所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突出企業在產學研融合中的主導地位。
搭建中試基地 縮短成果轉化周期
“我們公司的產品中試在基地獲得了成功。由于無需中試基礎建設,不僅減少了投資費用,還預計縮短了50%的中試時間。”衢州環新氟材料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應永安介紹,公司期待著基地二期完工,因為新項目在等著排隊入駐。
應永安說的基地,是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衢州分院、浙江大學衢州研究院(以下簡稱“浙大衢州‘兩院’”)的中試實驗實訓基地。
浙江衢州,素以化工新材料產業聞名。浙大衢州“兩院”院長助理、特聘研究員蔣明哲介紹,自2021年9月建成交付以來,該基地聚焦衢州主導產業,承接中試項目近40項,完成中試驗證項目20余項,多個項目已進入產業化籌備階段。
中試環節能發現并解決成果規模化生產中可能出現的工藝、設備、成本等問題。但初創企業若要自建中試車間,成本往往會令創業者望而卻步。
搭建中試基地,是浙江大學地方研究院聯合企業推動成果轉化的舉措之一。比如,浙江大學紹興研究院整合70余臺工藝設備,搭建了光電混合封裝與測試為一體的先進封裝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并根據客戶要求提供定制化封裝與測試服務,相關封裝工藝達到國際領先,目前已為浙江省內外多家企業提供了技術支持。
堅持產品導向 孵化眾多科技企業
經皮給藥系統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另一種重要給藥途徑,對患者而言痛感較輕、操作便捷。由浙江大學金華研究院院長顧臻教授領銜的項目團隊,正在研發一款治療白血病的長效緩釋微針,可連續72小時透皮遞送藥物。該團隊已與浙江賽默制藥、南通微臻等醫藥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預計2030年完成該項目Ⅲ期臨床試驗。
成立不到3年,浙江大學金華研究院致力于對當地生物醫藥與信息電子的產業生態進行結構性變革,建立“科技成果+孵化器+產業基金”的成果轉化模式。目前,該院已與企業共建17家聯合實驗室或研發中心,孵化或引進了40家科技企業。
成立僅兩年半的浙江大學紹興研究院,成果也同樣豐碩。浙江大學紹興研究院院長高長有介紹,研究院鼓勵每個研發團隊都創辦企業,自己則帶頭創辦了研究院首家公司,目前研究院已經支持孵化了近20家企業。
如何對標紹興的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尋找深耕細分賽道,著力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高長有說:“我調研走訪了大量企業,發現科研人員只有以企業化思維開展科研,才能讓企業認可其技術成果。”
2023年,高長有團隊以“廣譜抗菌抗病毒超支化聚賴氨酸”為核心成分,研制出一款皮膚黏膜抗菌劑,其可高效殺滅冠狀病毒、流感病毒、帶狀皰疹病毒、人乳頭瘤病毒等。他們依托注冊企業與省內外多家醫院、上市醫藥企業達成合作。這為該研究院科研團隊成果轉化作出良好示范。
高長有認為,成立企業可以幫助研發團隊尋求多種投融資渠道,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近年來,浙江大學深度參與浙江“315”科技創新體系和“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推動校外科創平臺構建服務新質生產力和區域創新策源的戰略支撐。
- 3-31· 上海正構建“嗅覺經濟”生態圈
- 1-27· 構建“數智”高速公路 打造科技型交通集團
- 12-12· 湖南構建全鏈條生態體系支持大學生創業
- 12-2· 山西構建三級職工職業技能競賽體系
- 11-14· 構建現代化物流體系,中儲智運用數字技術解鎖高效未來新引擎
- 8-29· 構建“數字鏈接”助推物流降本提質增效的零浩探索
- 8-1· 山西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立足特色優勢塑造新動能
- 7-1· 構建向海新通道 一條世界級運河雛形漸顯
- 6-6· 重慶構建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
- 5-13· 加快構建現代物流體系 全面深化路企戰略合作 沈鐵物流與中鐵九局三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