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化暖心服務為“銀發經濟”添動能
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的轉變,老年群體出游意愿高漲,鐵路部門聚焦老年人出行需求和市場需求,構建智慧出行服務體系,加大旅游專列開行力度,多措并舉讓老年人暢享“詩和遠方”,激發“銀發經濟”新活力。
截至2023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97億,人口老齡化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挑戰,國家針對人口老齡化和老年人實際需求出臺系列務實舉措,不斷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歸屬感。國鐵沈陽局服務發展大局,聚焦國計民生,科學匹配運力、提升服務品質、優化購票方式,持續推動“鐵路+文旅”深度融合。截至6月20日,沈鐵組織開行旅游專列46列,發送旅客2.12萬人次,通過用心用力用情的服務,讓更多老年人游覽祖國大好河山,托起老年人晚年穩穩的幸福。
聚焦需求,創優舉措顯擔當。鐵路部門敏銳捕捉到老年群體組團旅游、錯峰出游、節奏舒緩等出行特點,在客流淡季和工作日,相繼開行“量身定制”的旅游專列,有效避開了出游高峰期的擁擠,讓“銀發族”出行體驗更美好、更安逸。與此同時,相繼推出的出游產品也更加豐富多樣,鐵路部門深挖“銀發經濟”市場、設計優質旅游線路,開發了以“旅游專列+游輪”為出游方式的賞春旅游專列、自選游旅游專列等多種多樣的客運產品,既打破了傳統的出游方式,也提供了更多的出行選擇。此外,鐵路部門為全力滿足老年人境外游意愿,還將線路向境外延伸,5月20日,Y534次列車載著300名旅客緩緩駛出丹東站,開往俄羅斯海參崴,實現了諸多旅客心馳神往的夢中情“旅”。
細節出發,精準服務見真情。近年來,“冬南夏北”候鳥式旅居養老模式成為“銀發族”的心儀選項,子女也鼓勵父母出去旅游或去南方養老,鐵路部門準確把握流行脈絡,堅持“快時代、慢服務”理念,推出“候鳥伴飛”系列適老化無障礙服務舉措。以Z386次旅客列車為例,該車是國鐵沈陽局唯一一趟“渡海旅客列車”,每年乘坐這趟車南北“遷徙”度假、旅游的老年旅客占游客總數的40%以上,“銀發族”可乘坐該趟列車感受季節的交替,選擇喜歡的氣候和宜居的城市。列車工作人員在列車開行前做足功課,認真梳理老年旅客乘車人數,羅列出特殊重點照顧旅客,全程特別關注,讓“銀發族”出行安全感滿滿。除此之外,鐵路部門推廣12306App“愛心版”,指導老年人線上購票;備品箱內,老花鏡、尿不濕、餐車預留席位牌等物件應有盡有;途中組織棋牌比賽、書法比賽、猜謎比賽等各類比賽……服務細節直接拉滿,為旅途增添更多色彩,將老有所樂落到實處。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滿足老年群體對美好旅行生活的追求沒有終點,也是新時代國鐵企業的責任擔當。鐵路部門應持續發揮鐵路運輸安全、舒適、便捷等優勢,打造高質量的客運產品為區域經濟、“銀發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注入“鐵動力”。(萬海生、孫銘澤)
- 7-8· 精準匹配、助力市場拓展 網絡貨運為企業降本增效
- 5-23· 蘭州精準施策打出保交房“組合拳”
- 5-23· 鐵路暖心服務彰顯人文關懷
- 5-13· 精準幫扶 “鐵團隊”帶來好收益
- 1-25· 精準施策提信心——從地方兩會看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 1-22· 精準服務彰顯春運“新”活力
- 12-21· 精準開車釋放冰雪經濟活力
- 12-14· 精準匹配運力 努力增運增收
- 4-19· 精準增加鐵路運力 有效滿足春游需求
- 1-26· 地方精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