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隊長人小心不小,不簡單!
一則引人矚目的志愿者招募公告,如同磁石般吸引著年輕學子的目光。“志愿招募:廣汕高鐵新塘站誠邀20名熱心青年參與春運志愿服務,我們期待家在新塘本地的大學生積極加入,共同為春運助力。”這則公告如同一道明亮的燈塔,照亮了劉俊蓉心中的志愿之路。
劉俊蓉,一個充滿活力和熱情的20歲女孩,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大二學生,同時也是廣州車務段青年志愿者協會新塘站的路外志愿者隊長。自從她決定放棄寒假休息時間,投身廣汕高鐵新塘站的志愿服務以來,在短短的時間里,她已經在新塘站開展了22次志愿服務活動,累積時長達到了驚人的158小時。她不僅積極參與各項志愿服務活動,還主動承擔起工作對接、組織管理、簽到記工等重要職責,逐漸從一名對鐵路工作知之甚少的“小白”成長為一名合格且具有“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的鐵路志愿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志愿服務的真諦,為廣汕高鐵新塘站的旅客們提供著溫暖而貼心的服務。
贈人玫瑰 初悟志愿精神
2023年9月26日廣汕高鐵開通運營,對于這個粵港澳大灣區交通樞紐體系中的新成員,新塘站對于周圍旅客、甚至于鐵路人來說都是個“新玩意”。“新”的含義之一就是新環境,雖然在廣州,但是在郊區增城區新塘鎮,距離市中心達40公里,開站初期很多旅客都不知道怎么“過去”,“新塘站”和“新塘南站”傻傻分不清楚,需要有人指引、去宣傳;“新”還在于對于車站人而言,對需要提供什么樣的服務、需要為什么人提供服務、需要如何提供服務不掌握、不清楚。廣州車務段團委針對“二新”問題,積極組織創新工作方式,動員團員青年爭創“青年文明號”,組織成立一支由廣鐵職院在校生組成的志愿服務隊,而劉俊蓉有幸就成為第一批應召的志愿者,和志愿服務協會里的哥哥姐姐相比,一沒有接觸過鐵路工作,二沒有從事過志愿服務,是個“小朋友”。
一次,不識字的劉奶奶到新塘站乘車去往老家湖南,一個奶奶向咨詢問題,她不認識字,人工窗口正辦理團體票業務,急的劉奶奶直跳腳。正在售票廳引導崗位的劉俊蓉,刊登劉奶奶著急的神情,主動問她的購票需求,耐心地教她如何使用自助機買票,并且幫她注冊鐵路12306APP,教她手機操作的方法,劉奶奶笑著感謝她說“多虧了你,我買到了回家的票”。
雖然這是一句簡單的感謝,但對于初次開展志愿服務的劉俊蓉有著特殊的含義,深刻領悟了“贈人玫瑰 手有余香”的志愿精神。
初任隊長 挺膺青春擔當
從春運節前節后,到清明、五一、端午小長假,劉俊蓉在新塘站志愿服務時間雖短,但她次次不落,春節期間也毅然堅守崗位,已然是“元老級前輩”了,對于新塘站周邊換乘交通、美食景點,她寫得滿滿了一個小筆記本、各個要點如數家珍,她深知學如弓弩,才如箭鏃,學業務、練技能、提素質、強本領,實現了從一名年輕懵懂的大學生淬煉成一名合格的鐵路志愿服務隊長。
一次清明小長假期間,一對視障情侶來到新塘站乘車,女士牽著男士在小心翼翼地走著。面對車站的人來人往,劉俊蓉快步上前靠近他們,表明自己的志愿者身份,開始為他們帶路,用水杯讓那名男士握著,充當盲杖的作用,提醒他們注意腳下,提示他們左轉右轉等,帶他們到等車的地方,跟他們描述位置,讓司機好找一點。
在劉俊蓉看來,“他們雖然視力不清楚,但他們面對生活沒有抱怨,堅強勇敢地攜手互助前行這個社會只要人人都能奉獻一點關愛,這份愛終將化作照亮他人前行的光,帶來一份希望。”而這份愛已經成為她的志愿服務前行的那束光。
感受溫暖 品味平凡工作
五一小長假,已經是劉俊蓉參加新塘站志愿服務的第三個假期,也是她第二次擔任隊長了,也是這個假期,讓她覺得她已經不僅是業務上的“老手”,更是旅客認可的志愿者。春運期間,曾幫助過周婆婆推大行李箱,她遠遠地看到天橋的她,笑眼盈盈地喊她“乖寶寶”,“謝謝寶寶”。
曾經幫助過的一對東北阿姨和伯伯,成為了逢節線上線下問候的“好友”。春運期間,當時本來應在服務臺服務的劉俊蓉,看到東北阿姨和伯伯攜帶著許多大件行李走向服務臺詢問方向,便主動上前幫助他們。經了解到,他們要去2檢票口,坐到中途站,然后再轉一次交通工具,2月3日坐車,2月5日才能到達東北。他們已經10年沒回去了。劉俊蓉一路指引東北阿姨和伯伯幫著背背包、推行李箱,阿姨到達車廂后,從大大的背包里掏出了糖給劉俊蓉,也許是特別的緣分,這剛好是她家鄉海南的椰子糖,再次體會到志愿服務“贈人玫瑰 手有余香”的意義,心里面暖暖的。最后送他們上車后,一句“一路平安”既是對他們的祝福、也是對自己的希望。
“小時候,我在臥鋪火車里,趴在窗邊看著不斷后退的樹,連綿起伏的山,我很少注意到鐵路的工作人員;現在,我在鐵路里當志愿者,接觸他們的工作,也成為一名‘擺渡人’。小時候無憂無慮沒有煩惱,長大后理解了默默堅守崗位背后的責任和擔當。現在接觸了鐵路專業,感受到了溫暖與真情,他們觸動著我,讓我感受到人間煙火氣,體會到了平凡崗位的不平凡。”作為廣汕高鐵新站的一名小隊長、小“擺渡人”,目送更多的旅客遠去,為更多的旅客排憂解難,就是劉俊蓉對青春最好的詮釋與擔當。(張清雅)
- 4-28· 這個五一“毛孩子”也能說走就走
- 2-17· 粵東這個服務區“太會玩”
- 12-23· 這個“四邊形”,打開一個新上海
- 11-14· 全國首個小微型低空經濟服務站在深圳啟用
- 10-17· 山東這個小城,如何持續制造消費“爆點”
- 9-12· 這個幸福驛站打造“三有”養老樣本
- 2-26· 這個遠郊小鎮如何把“土特產”做成時尚單品
- 2-1· 這個冬天,三亞旅游火不火?
- 12-4· 這個小城靠啥聚人氣——來自吉林省梅河口市的調查
- 9-28· 安徽這個發電項目正式開工 建成后每年可供電66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