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支持筑牢“三北”生態屏障
近日,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關于財政支持“三北”工程建設的意見》,明確全力支持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推動構建穩定持續、保障到位、渠道多元的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撐體系,把“三北”工程建設成為功能完備、牢不可破的北疆綠色長城、生態安全屏障。
《意見》按照“三北”工程的新定位、新使命,充分考慮“三北”地區財政狀況,通過設立“三北”工程補助資金、強化現有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健全市場化多元化投入機制、落實稅收優惠和政府采購政策等措施,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財政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司負責同志介紹,中央財政通過統籌存量和增量資金,加大對“三北”工程建設支持力度,新設“三北”工程補助資金,并已在2024年預算中安排120億元,以后年度結合工作需要統籌安排。
北京大學中國公共財政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林雙林表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財政的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撐是非常必要的。生態環境保護一直以來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我國在此方面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理應持之以恒、不懈努力。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敝袊斦茖W研究院研究員白景明表示,“三北”工程建設,可以改善生態環境,同時優化投資環境,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創造有利條件。通過設立“三北”工程補助資金,健全市場化多元化投入機制等多方面措施,能夠引領社會資本投資,為社會資本創造收益空間,拉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共同參與“三北”工程建設,匯聚更多的資金、人才和技術到“三北”地區經濟發展中來。
為確保《意見》要求落到實處,財政部將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結合“三北”工程總體規劃和六期規劃任務,聚焦重點,加強投入保障,明確責任分工。健全財政部門上下聯動、財政和其他部門橫向互動的工作推進機制,切實增強各項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積極推動中央財政“三北”工程建設相關資金項目化管理,完善項目儲備制度。加強對中央財政相關補助資金的監管,堅持建管并重,實施全過程建管模式,加強后期管護措施。 (經濟日報記者 蘇瑞淇)
- 2-24· 五部門:支持汽車產品、電子產品、家居產品等消費升級
- 2-3· 浙江財政今年科技投入將超千億元
- 1-13· 江蘇省財政統籌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
- 11-18· 商務部: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設跨境電商服務平臺
- 10-24· 貴州支持遵義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
- 9-30· 安徽財政支持零工市場建設促就業
- 8-1· 上海: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創新發展
- 8-1· 財政部:研究同新業態相適應的稅收制度,規范稅收優惠政策
- 7-29· 安徽財政扎實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
- 7-18· 北京支持校企聯合培養復合型數字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