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一體化,人人是主角
今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六周年。
長三角三省一市面積不到全國4%,2023年GDP規模占全國比重24.4%。今年一季度,三省一市GDP達7.4萬億元,占全國比重約25%,主要指標在全國繼續保持領先。
“1+1+1+1>4”。一體化發展的累累碩果,與每個“1”息息相關。這個“1”,不僅是每個省份,更是以主力擔當、主角姿態融入一體化大潮中的每個人。
為什么這么說?
長三角一體化,不僅標志著三省一市合力打造區域發展共同體,更體現了一種全民參與、共同發展的理念。
一體化,意味著資源、人才、技術等要素在更大范圍暢通流動。這一過程中,人人都是推動者。
公司總部在上海,生產基地在浙江溫州、安徽合肥,于是,穿梭于長三角工作,成了上海凱泉泵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工業園技術副廠長楊志強的日常。
近日,在浙江,上海理工大學教授胡育佳向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嘉善實驗學校的同學們介紹3D打印應用。
巴黎奧運會臨近,球衣訂單攀升,義烏國際商貿城的經營戶溫從見不僅把生產放在了成本更低、臨近原料供應地和外貿中轉地的浙江浦江縣,還借助長三角內其他城市的海港和空港出口,把球衣銷往全球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無論是企業家、科研工作者,還是技術工人,都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貢獻力量。
一體化,也意味著長三角地區的基本公共服務更加均衡,民生之便、觸手可及,人人都是受益者。
從長三角的“旁聽生”“插班生”成為“正式生”的安徽,受益最大,群眾對“小確幸”的感知也更為明顯。
5月31日下午,在上海工作的呂先生本以為要回家鄉安徽淮北辦證,沒想到依托長三角政務服務遠程虛擬窗口系統,在閔行區20分鐘就辦好了產權證業務。
今年初上海農交會上,黃山皖新徽三食品供應鏈有限公司銷售負責人鄭科馬,忙著向顧客展示加熱即食的臭鱖魚預制菜。小小“土特產”成為帶動安徽農民增收的“金鑰匙”。
在安徽金寨的十萬劇場,戲劇《立夏》正在上演,觀眾換上民國時期服裝,沉浸體驗紅色歷史。劇場負責人姜大遠來自上海,他把上海的文化、品牌帶到大別山,為安徽戲劇市場吹來一股新風。
一體化,還意味著生態環境共保聯治。長三角,山水相連、河湖相通、生態相依,人人都是守護者。
作為長江流入長三角地區的“第一站”,安慶守護一江碧水責任重大。近幾年,安慶農業農村局漁政執法人員在巡查中經常能看到江豚現身,這背后是群眾對長江禁捕工作的支持。
南京、馬鞍山兩地部分毗鄰區山林連片,森林防火壓力不小。近年來,馬鞍山市林業局局長承良杰見證了兩地林業部門共同建設寧馬毗鄰區域森林防火網格化基礎設施的全過程,也期待著進一步加強合作。
如果說,標準更統一、監測更完善、執法更有力,是政府層面的努力。那么,通過節能減排、聯防聯控、綠色共保,每個人都在為更高“顏值”的美麗長三角而努力。
共繪“一幅圖”、共下“一盤棋”、共建“一張網”、共推“一卡通”、共治“一江水”……這是個人紅利,也是相互成就。
目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已邁入“第二個五年”。安徽深度融入之路,不乏困難和挑戰。比如,體制機制仍有障礙,皖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較突出。
共建才能共享,集思廣益才能共同破題。一體化過程長久而復雜、共性與個性兼容、分工與合作并行,沒有旁觀者的姿態和位置,需要每個人親力親為。
今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關于持續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強調要始終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著力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點任務。
這樣的戰略性思考、制度性安排,不僅是政府層面的設計和規劃,也是對個人的引領和要求。
“我們都是長三角人”,未來怎么做?
既然個人對一體化的感知,來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對一體化的融入和推動也要全面深入。
每個“1”都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妨問問自己,是否有創新的激情和積極性,為長三角科創版圖添磚加瓦?是否有協調共進的共識,和“合伙人”分享知識經驗?是否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自覺,堅持綠色低碳生活?是否能做到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有開放心態?是否能與“好鄰居”攜手攻堅,共繪共同富裕美好圖景……人人大膽開拓,“金點子”層出不窮,一體化就能不斷“上新”。
每個“1”都要勇挑大梁、展現擔當。交通線、數據網、共育圈、產業鏈,長三角一體化的每個環節,都離不開有志之士、棟梁之才。無論是政策制定、項目推進還是社會監督,每個人都應有主人翁意識,拉長“長板”,發光發熱,補齊“短板”,爭先創優。各方提供更扎實的硬支持、創造更優良的軟環境,讓人人各揚所長、勇挑大梁,長三角就能“攥指成拳”,凝聚發展合力。
每個“1”都要當下實干、謀劃長遠。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規劃過程中,離不開決策者的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實施過程中,離不開實干者的埋頭苦干、接力傳承。從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主動“走親戚”到民間自發互動,處處涌動著共謀共治、共拼共贏的實干精神。以奮斗之姿、爭先之志,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放到國家發展大局中去定位思考,放到引領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中去布局謀劃,人人勇當“先行者”,就能搶抓機遇、順勢而上。
產業融了,交通融了,生態融了,人心也融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精彩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在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背景下,“長三角一體化,我是主角”,不僅是自信團結的宣言,更是責任和擔當。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一篇大文章,要堅持穩中求進,一任接著一任干,不斷譜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篇章。”
“再+1!”懷著對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共同追求,長三角人的夢,一定會越做越大、越來越近,照進美好現實。
- 1-20· 長三角首列高鐵快運專列成功開行
- 1-2· 廠網一體 按效付費——湖南探索城市污水治理新路
- 12-26· 長三角擬試點航空物流安檢互認
- 11-14· 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建設進程如何?低空經濟串聯產業協同發展
- 9-19· 長三角鐵路積極應對臺風“貝碧嘉”
- 8-22· 研產銷一體化 新疆哈密做強“甜蜜”大產業
- 8-22· 前7月長三角外貿創新高 高端制造業競爭力顯著提升
- 7-11· 長三角地區科技并購動能強勁 賦能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 7-8· 長三角中歐班列跑出“鋼鐵絲路”加速度
- 7-4· 推動一體化發展 西部陸海新通道互聯互通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