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低空經濟先行先試
本報記者 齊金釗
從穿梭在商場與公園間的無人機外賣,到橫渡珠江入海口的“飛行汽車”……低空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在悄然改變眾人生活方式的同時,也為深圳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通過政策加碼和“真金白銀”的投入,深圳低空經濟產業正欲展翅高飛。
競飛“低空經濟第一城”
打開手機外賣軟件下單,最快僅用時10分鐘,便有無人機將奶茶、漢堡等商品“空投”到指定地點……這是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在深圳中心公園親身體驗到的一幕。從理想照進現實,低空經濟如今從概念逐漸落地,成為城市新質生產力的一部分,助力深圳競飛“低空經濟第一城”。
作為國內最早提出打造“低空經濟”的城市之一,深圳的無人機配送航線如今已漸成規模。記者了解到,除了中心公園航線外,深圳今年增開了多條無人機配送航線,覆蓋了辦公、景區、校園、市政公園等多個場景,目前每天有近1000份外賣通過無人機配送。在配送效率方面,來自美團無人機的數據顯示,無人機平均配送時長約為20分鐘,較傳統配送模式提效近四成。
據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統計,深圳目前已開通無人機航線203條,建設無人機起降點121個,2023年至今,完成載貨無人機飛行超78萬架次。除了外賣,黃金、珠寶、藥品等貨物都已經搭乘無人機,實現空中配送。
在國內最大的黃金珠寶交易集散中心深圳水貝,豐翼科技打造的無人機專線將原本30分鐘的車程縮短至12分鐘,把黃金珠寶等貴重物品安全送達客戶手中。據豐翼科技介紹,公司旗下的這一黃金珠寶商用領域物流專線,以隨時隨地起飛、隨叫隨到運送的靈活運輸模式,實現李朗國際珠寶產業園、水貝片區與特力布心工業區的“店廠互通”。
除了市內的短距離配送,深圳還實現了跨海低空送快遞的創舉。今年4月,粵港澳大灣區首條跨海低空物流商業化航線在深圳啟動,首架貨運無人機從深圳蛇口赤灣港起飛抵達到中山小欖,全程71.7公里,飛行時間45分鐘,大大提高了物流配送效率。
低空經濟的發展,不僅能提升貨物的運輸效率,也將改變人的出行方式。今年2月,一架5座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從深圳蛇口郵輪母港起飛,約20分鐘后降落在珠海九洲港碼頭,這是全球首條eVTOL跨城跨灣航線的首次演示飛行,而深圳至珠海的地面單程車程時間為2.5至3小時。
全面發力新賽道
在加速布局“天空經濟”的藍圖過程中,深圳在法律政策方面先行先試,以“真金白銀”的投入加碼產業升級。
近年來,深圳陸續發布《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等多份產業規劃和地方法規,從政策、法律等多方面為深圳先行先試制定民用無人機管理規則和運行標準、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2月1日,全國首部低空經濟立法《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正式實施,其中明確,發揮財政性資金的引導作用,帶動社會資本參與低空經濟產業投資。以此為指引,今年以來深圳各區也紛紛快馬加鞭:福田區推出4大行動布局“天空之城”;羅湖區在水貝國際中心首開空中航線體驗;南山區擬出臺專項扶持政策,打造“世界低空經濟高地”;寶安區促進低空經濟發展,對單個企業最高補貼3000萬元;龍崗區促進低空經濟發展政策已公開征求意見,提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飛谷”等。
今年3月,中國民用航空局明確支持深圳建設國家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范區,為深圳低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深圳提出,將在低空經濟、智能網聯經濟等新賽道全面發力,推動深圳市經濟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以“小場景創新”撬動“大產業發展”,加速布局“天空之城”,打造低空融合管理、全景應用和產業集聚示范區。
產業鏈協同發展
低空經濟想要展翅高飛,離不開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在業內人士看來,低空經濟涉及主機廠、基礎設施、運營商、培訓維修等多個領域,只有整個產業鏈上下游各個環節形成閉環,低空經濟才能真正運轉起來。
聚焦深圳低空經濟的先發優勢可以發現,通過聚集一批全球低空領域領軍企業,這里已形成比較完整的產業生態鏈。數據顯示,深圳低空經濟年產值達900億元,消費級無人機占全球市場的70%,工業級無人機占全球市場的50%,擁有1700多家鏈上企業。2023年,深圳完成載貨無人機飛行量61萬架次、飛行規模全國第一。
作為全球聞名的“無人機之都”,深圳發展低空經濟擁有得天獨厚的產業土壤。從消費級應用看,以大疆為代表的深圳無人機研發生產企業已成為全球消費級無人機的主要提供商;從工業級應用看,深圳處于國內領先地位,依托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工業級無人機產值占全國六成左右,聚集了道通智能、科比特等幾十家生產商。
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協會執行秘書長成濤認為,像大疆、豐翼科技、美團等無人機配送企業,以科技創新提升物流效率和質量,為市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務,已經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代表,也起到了全行業乃至全國的重要示范引領作用。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理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所所長王國文認為,雖然各地都在競逐低空經濟產業,但并非每個地方都具備產業基礎和配套。他認為,發展低空經濟需要三個條件:一是深厚的科技產業基礎;二是厚實的制造業產業基礎;三是豐富的應用場景和政策配套。
- 3-17· 深圳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提升至231萬元
- 3-17· 深圳出臺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
- 12-26· 低空經濟發展迎最新定調 哪些新改革新舉措值得期待?
- 11-14· 深圳:無人機快遞艙“飛”入社區
- 11-14· 香港低空經濟首批試點項目13日起接受申請
- 11-11· 低空產業“加速起飛” 預計明年民用無人機產業規模將超2000億元
- 11-11· 深圳實數經濟融合成效顯著
- 11-7· 深圳今年出入境人員突破2億人次
- 10-28· 低空經濟加速“起飛” 一組數據看我國航空運輸業發展態勢
- 10-21· 北京低空經濟產業力爭三年達到千億元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