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吉林國企加速跑
吉林化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吉林化纖”)通過多年技術革新,成為全球少數掌握碳纖維原絲大規模穩定生產技術的企業;吉林省能源投資集團(下稱“吉能集團”)加速數字化重構,實現從機械化采煤到智能化采煤的產業升級;吉林省工業技術研究院(下稱“吉林省工研院”)推動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研發的柔性電致變色調光材料項目在長春中試,有望實現產業化生產……白山松水間,吉林省國資國企系統正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好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加速布局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發揮“鏈主”企業引領作用
走進吉林化纖的生產車間,一束束白色的碳纖維原絲整齊排列在生產線上,經過300多米長的生產線的氧化、低溫碳化等工序處理,被加工成黑色的碳纖維。
碳纖維相對密度不到鋼的1/4,強度卻是鋼的7倍以上,被譽為“新材料之王”“黑色黃金”,生產技術門檻高、難突破,不僅售價高,還一度“一絲難求”。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經過多年技術攻關,研發團隊陸續攻克了原絲黏度不穩定等多道難關,打破國外技術封鎖,首創的25K、35K、50K大絲束碳纖維全面投放市場。”吉林化纖碳纖維原絲技術負責人陳海軍說。
近年來,碳纖維材料憑借優異的物理性能和化學穩定性,廣泛應用于風電葉片、光伏材料、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等領域,應用領域不斷拓寬,市場空間巨大。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優勢,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作為吉林省重點國有企業的吉林化纖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通過產業鏈一體化延伸,發揮“鏈主”企業引領帶動作用,整合下游企業,加速產業鏈布局,積極促進碳纖維產業的高端化、綠色化,為吉林省打造千億級碳纖維產業夯實基礎。
目前,吉林化纖多個種類的碳纖維產品廣泛應用在三一重能、上海電氣、明陽電氣等國內知名的風電葉片制造企業,同時結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優勢產業,加快在汽車、軌道交通等領域的應用。
今年一季度,吉林化纖實現工業總產值48.4億元,同比增長19%,實現“開門紅”。
智能化技術賦能傳統煤炭企業
在吉能集團琿礦公司自動化信息管理中心的一百多個監視屏幕上,牽引采煤機、刮板運輸機、單軌吊等各種智能機械設備工作的場景隨處可見……一場以新質生產力助推智能化采煤的變革在這里悄然實現。
在監視屏上,一支巨大的機械搖臂在不停地挖煤。“這是交流電牽引采煤機的‘截割部’,主要功能就是割煤,割落的煤再通過刮板運輸機送到轉載機,最后通過帶式輸送機將煤運到地上。”吉能集團琿礦公司的工作人員趙建軍指著屏幕介紹挖煤和運煤的全過程。
“以前采煤時,液壓支架需要人工操作,采煤機往前走,支架工人就得跟著跑。一個工作面140多個支架,得配四五個人。”趙建軍介紹,現在煤礦借助智能化綜采系統,僅需1人便可操作所有的液壓支架。
早在2005年,吉能集團琿礦公司就建成了智能化綜采工作面,成為吉林省第一家實現綜采工作面智能化、生產輔助系統信息化的礦井。
吉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蔡宏偉表示,“近年來,吉能集團加速數字化轉型,用新技術賦能傳統產業,積極促進集團業務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隨著科研投入的不斷增加,吉能集團成功研制了MG550/1280-BWD大功率半懸機身薄煤層智能化采煤機、MG2×300/1380-BWD薄煤層智能化采煤機等,共取得30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發明專利。
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資源支持
走進吉林省工研院展示中心,一塊變換顏色的玻璃成為“主角”。它能隨著電壓升高,表面顏色迅速由白色變成茶色,遮光效果良好。
“玻璃能變色是因為貼了電致變色薄膜。它可廣泛應用于汽車、建筑幕墻、手機等領域,不僅可以滿足多色顯示需求,還可以滿足保護隱私的需要。”國家級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吉林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張宇模說。
最初,電致變色薄膜只是張宇模科研團隊的一個科研項目,因具備一定的技術優勢,受到市場關注,但項目產業化的資金需求非常大。此時,吉林省工研院的工作人員主動帶著政策找上門,對接項目的產業化落地。
“我們致力于尋找省內有技術能力的團隊和企業,促成技術成果本地轉化。”吉林省工研院院長白緒貴說,“張宇模教授團隊擁有一套完全獨立自主的電致變色薄膜技術知識產權體系,符合戰略投資的條件。經專家評審、現場考察、市場化評價等環節,我們給予項目資金、廠房、設備等全方位的資源支持。”
除了電致變色薄膜項目,吉林省工研院通過設立10億元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基金,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和上市公司,先后為小分子化學原創藥、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等項目進行投資。同時,吉林省工研院通過“自建、共建、加盟”相結合的方式,打造汽車電子、農產品加工等14個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平臺,不斷加強創新鏈和產業鏈的對接,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吉林省具備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底蘊和優勢。”白緒貴說,吉林省擁有豐富的科教資源和裝備制造優勢,完成過國家多項重點工程和任務,發展新質生產力正為做強做優做大全省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帶來更多機遇。
- 12-26· 實施辦法加快修訂 鋼鐵產能置換政策將優化
- 11-14· 津出臺實施辦法:最高給予30萬支持 留學回國人員可申報
- 9-12· 青海實施營商環境改進提升行動
- 6-13· 廣西將實施新一輪工業振興三年行動
- 4-29· 東莞將實施入戶新政
- 1-2· 山東將實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提升工程
- 12-7· 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 廣東加快推進制造強省建設
- 9-28· 政策實施首日,存量首套房貸利率批量下調如何落地?
- 9-18· 遼寧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的產業圖譜
- 9-7· 山西實施城鎮社區幸福養老提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