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耗材驚人 呼吁從源頭上實現綠色化
撕掉長長的膠帶,剝開層層包裝袋,打開紙箱,割開氣泡墊,拿出商品,然后把一大堆包裝材料扔進垃圾箱,這是很多人收到快遞后常見的舉動,然而,大量廢棄的快遞包裝正在成為我國環境污染“大戶”。
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按照平均每單快件使用1米長膠帶計算,2015年全國快遞業所使用的膠帶總長度為169.85億米,可繞地球赤道425圈。
“電商快遞包裝多泡沫氣泡袋,城市固體廢棄物中包裝棄物比例超30%。”這是全國政協委員駱沙鳴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遞交的《關于加快我國快遞綠色物流開放發展的提案》中提到的。提案中,他呼吁以綠色發展這一“底色”指導和推進快遞等綠色物流包裝及回收利用。和駱沙鳴一樣,全國政協常委溫思美也很關心快遞業的綠色發展,今年全國兩會上,溫思美遞交了《關于推行快遞綠色包裝的提案》,建議從立法角度對快遞行業的包裝進行約束。
兩份委員提案背后,蘊藏著對快遞業綠色發展緊迫性的擔憂,這也是快遞業主管部門——國家郵政局關注的問題。在辦理這兩份提案時,國家郵政局結合委員提案和行業工作實際,將建設“綠色郵政”、出臺綠色包裝工作方案并推動實施列為今年的年度重點工作,由一名局領導牽頭推進,于8月制定出臺了《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謀劃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提高快件包裝領域資源利用效率,降低包裝耗用量,減少環境污染。在提案答復中,國家郵政局向兩位委員詳細介紹了方案內容,并逐條回復了委員建議。
快遞涉及民生,而快遞業的綠色發展事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委員提案可謂切中“要害”,因而受到了承辦單位的重視。
將基層呼吁帶到全國兩會
事實上,兩位委員不約而同發出相似呼吁,不僅僅是出自生活中的切身感受,他們提案建議都建立在扎實調研的基礎上。
駱沙鳴生活的福建省泉州市是一個電商業發達的城市,快遞業在社會消費中比重很大,去年底,泉州還成為了繼杭州之后第二個“中國快遞示范城市”。“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發展跨境電商方面大有可為,如果不能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我們的快遞物流業就很難融入全球經濟。”在接受采訪時,駱沙鳴對記者如是講述他寫提案的初衷。
在遞交提案前,駱沙鳴做過很多準備工作。去年,駱沙鳴調研了泉州市郵政部門和快遞公司,掌握了不少一手資料。在泉州市制定“十三五”時期快遞服務發展的專項規劃時,駱沙鳴還受邀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去年12月,駱沙鳴參加了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關于《快遞條例》立法的相關調研,此次調研也是為今年1月全國政協召開的雙周協商座談會作準備。在北京,調研組對幾處具有代表性的快遞作業場所進行了密集調研,調研成員包括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同志。
在北京的調研讓駱沙鳴收獲頗豐。在位于首都核心區域、服務面積18平方公里、覆蓋人群超過20萬人的中國郵政EMS金寶街攬投部,調研組詳細了解了快件末端處理的流程。在一家民營快遞企業,調研組還看到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全自動分揀線以及調度中控室,這種大數據手段能實現快件全流程可視化監控以及標準化管理。“運用大數據等科技手段,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這也是快遞業實現低碳發展的舉措。”駱沙鳴說。結合調研,在1月舉行的雙周協商座談會上,駱沙鳴作了“促進快遞業綠色發展”的發言,他建議促進現代物流產品包裝設計源頭上的綠色化,將其納入法律法規。今年3月,他就此遞交了提案。
加快完善包裝法規,這也是溫思美提案中的建議之一。對于包裝造成的污染,溫思美深有感觸,“我常常看到一些快遞包裹,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制品包了一層又一層,對環境的影響會很嚴重。”
去年,身為民盟廣東省委主委的溫思美看到了民盟汕頭市委遞交的關于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的調研報告,其中提出制定針對快遞包裝材料選擇和運用、包裝以及填充規格、包裝物的使用以及廢棄后的回收和再利用方面的法律條文,以期指導和約束快遞行業的合法化、規范化、綠色化。于是,溫思美依據這份報告形成提案,將來自基層的呼吁帶到了全國兩會上。
民盟汕頭市委主委徐宗玲是這份調研報告的主筆人,她同時也是汕頭市政協委員、汕頭大學商學院院長。在接受采訪時,徐宗玲告訴記者,汕頭大學的學生曾對“大學校園智能快遞柜”相關科技項目進行過調研,她是項目組負責人。調研中,學生們用問卷形式訪問了三百多位同學和教師,其中不少問題涉及快遞包裝。“包裝的回收問題確實值得重視”,徐宗玲說,據她了解,快遞包裝的回收利用在技術上完全可以解決,但缺乏統一標準,這就需要從法規、政策層面進行頂層設計。為此,她在報告中建議完善立法并建立包裝回收系統,這些建議最終被吸收到溫思美的提案中。
從源頭上實現綠色化
隨著“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壤十條”先后出臺,環保優先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對于快遞這個先導性物流產業,實現綠色發展是大勢所趨。
除了以法治化手段促進現代物流產品包裝設計源頭上的綠色化,駱沙鳴在提案中還建議鼓勵行業科技應用,促進傳統產品包裝設計理念提升。他認為,政府應鼓勵電商采用新型環保包裝材料和回收再利用,財稅部門應對“綠色包裝工程”實施給予稅收優惠和資金扶持。另外,還可量身設計“綠色金融”產品,通過政府采購、貼息、綠色產業基金等方式,支持我國快遞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
當前我國正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駱沙鳴認為,快遞業也需要供給側改革,應加快構建基于“互聯網+”的智能高效快遞物流體系,包括制定快遞商品條碼標準統一的電子面單,構建無人化物流倉庫自動識碼平臺,構建共享社區智能快遞柜和快遞綜合便利驛站,減少重復建設等。
提案中,駱沙鳴還建議開展簡約包裝及包裝回收活動,提高包裝耗材再利用率,推廣如以玉米淀粉為主料的淀粉基塑料包裝使用。除了創建包裝回收利用體系,各地應支持合規快遞電動車的城鄉物流配送,各級政府要制定政策鼓勵快遞企業使用新能源汽車。
目前,涉及包裝材料的相關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但溫思美認為,其中仍然存在較多有待改進和充實的部分。國家立法部門宜征求相關行業專家、環保人士以及物流企業意見,共同制定針對快遞包裝材料的法律條文。和駱沙鳴一樣,溫思美也主張政府予以稅收減免、財政補貼等方面的優惠鼓勵,支持快遞企業使用環保材料。在創建包裝回收利用體系方面,溫思美在提案中建議通過定時定點回收,集合中轉,統一運輸至專門的回收處理中心點進行加工處理實現再循環,然后銷售給快遞公司以實現再次使用。
對提案答復“很滿意”
接到提案后,國家郵政局高度重視,與駱沙鳴、溫思美進行多次溝通,并將答復意見初稿發給他們征求意見。其實,在去年12月參加全國政協社法委組織的調研時,駱沙鳴就曾與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進行過交流探討,對于最終收到的提案答復,駱沙鳴表示“很滿意。”“提案答復共有5156字,比我寫的提案還要長。”
在對兩位委員提案的答復中,國家郵政局表示,《方案》將從五個方面推進快遞綠色包裝工作,包括推進快遞業包裝法治化管理,加快快遞業包裝綠色化發展,鼓勵快遞業包裝減量化處理,探索快遞業包裝可循環使用,實施快遞業綠色包裝試點示范工程等。委員關于完善相關法律、建立行業標準、促進包裝回收利用、發揮大數據作用等建議在其中均得到體現。
據悉,《方案》明確了快遞業包裝工作的總體目標,提出“十三五”期間,力爭在重點企業、重點地區的快遞業包裝綠色發展上取得突破。到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包裝物料,基本建成社會化的快件包裝物回收體系。對于上述五個方面的重點任務,《方案》還將其細化為強化快遞業包裝日常監管、制修訂快遞業包裝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等12項具體任務。
此外,國家郵政局在提案答復中表示,各部門為快遞綠色發展已采取了積極措施,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正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循環發展引領行動》,對下一步循環經濟工作作出總體部署,并選擇快遞業為切入點,開展物流業包裝標準化和分類回收利用試點,積極推動快遞業綠色發展。
去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綠色節能”作為快遞業發展目標之一。國家郵政局出臺《方案》不僅吸納了委員建議,也是落實《意見》的舉措之一。委員提案為職能部門完善相關政策提供了有益參考,同時又對其工作形成督促,無論對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還是促進快遞業可持續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
今年的雙“11”將至,快遞業是“購物節”的關鍵環節,《方案》是否有效?《意見》能否“節能綠色”?我們拭目以待!
- 4-7· 寧夏實現工會經費收入票據全程電子化管理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2-19· 四川省實現主要干線高鐵5G網絡全覆蓋
- 12-9· 助力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我國全力推進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
- 12-9· 有能力實現進出口質升量穩——當前外貿形勢熱點問答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0-28· 快遞業務旺季啟動,單日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
- 10-24· 浙江實現在檔規上電化學儲能站100%實時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