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問診”為小縣產業升級貢獻“最強大腦”
機械臂抓起無人運輸車送來的硅鋼板,送入鈑金柔性加工工序,流水線上少見工人忙碌,只聞機器運轉聲……江西伊發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撫州市崇仁縣工業園區,車間生產熱火朝天。公司行政經理郭文說,才開年,訂單就已排到了2025年,這都多虧了“博士產研診所”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近年來,崇仁縣借助合作高校、科研院所的豐富資源建立“人才庫”,打造“博士產研診所”,通過“政府搭橋、企業點單、博士問診”鏈式服務,聚智引才,助力產業發展。
輸變電設備產業是崇仁的傳統產業,面對新一輪發展機遇,有的企業想進行數字化轉型,卻不知從何處著手。借助政府人才平臺,伊發電力引進了湖南大學的專業團隊,幫助企業進行5G工廠智能化改造。
“專家診斷出企業轉型堵點后,馬上定方案、立項目。”郭文說,隨著技改有條不紊推進,企業效能大幅度提升。一線工人數量從60多人減少到如今寥寥幾人,產能翻了五倍。
據統計,如今有143名博士人才活躍在崇仁工業發展前沿和鄉村振興一線。為充分用好“博士產研診所”助企紓困,崇仁縣采取“科技懸賞”等機制,每年設定300萬元專項資金,鼓勵專家團隊助力攻關項目,推動產業升級。
2021年,為研發更高效節能的新一代配電變壓器,江西明正變電設備有限公司依托“博士產研診所”的人才平臺發布了“科技懸賞”。公司技術總工吳桂林說,如果光靠公司自己研發新產品,至少需要3年時間,市場不會等他們這么久。很快,華中科技大學黃云輝教授的團隊“接單”,2個月后雙方就敲定了方案。
“不到2年就完成了新產品研發和試運行,而且新能效的配電變壓器電力損耗降低了40%。”吳桂林說,專家團隊不僅幫公司搶下了寶貴的時間,也搶下了市場先機。
“以前這些高端人才我們引不來、養不起,如今企業用人才,政府配資金。”吳桂林說,靠著“博士產研診所”的扶持政策,政府還補貼了30%項目經費。
“博士產研診所”的問診范圍不局限于工業產業,鄉村振興相關產業也是關注重點。崇仁有2萬多人從事崇仁麻雞這一傳統產業,但如何讓麻雞“飛出”山區,一度是困擾產業升級的難題。
“真空包裝只能保鮮3天左右,夏天溫度高更容易變質。”崇仁縣國品麻雞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國文說,保鮮問題解決不了,就意味著崇仁麻雞運不遠、市場難擴大。
2019年,依托政府平臺,南昌大學中德研究院副教授王水興找上了周國文。歷時兩年多,團隊研發出了保鮮時間更長、安全性更高的冰鮮鎖鮮技術,保鮮期延長到七八天。
借助人才力量,崇仁縣實現縣域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截至2023年底,博士入駐的35家重點企業產值突破64億元,同比增長接近50%。
(記者熊家林)新華社南昌3月14日電
- 1-28· 駿鈴冰博士網絡版,品質領先,輕量化科技更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