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全力推進北三縣與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廊坊全力推進北三縣與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453項便民事項實現“區域通辦”
廊坊市北三縣與北京市通州區隔河相望,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前沿重點區域。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10年來,兩地的手和手挽得更緊、心和心貼得更近,協同發展越來越緊密。
首條出京地鐵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河北段全線開工,廠通路等4條跨界道路加快建設;連續5年共同舉辦項目推介洽談會,累計簽約211個合作項目;與北京14所教育機構、34家醫療機構開展對接合作……
攜手同行,雙向奔赴。10年來,廊坊市全力推進北三縣與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主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從交通無縫銜接,到產業協同協作,再到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合力持續增強,水平持續提升,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邁出新步伐。
全面融入京津冀“一小時通勤圈”
2月26日,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河北段神威大街站施工現場,隨著“燕郊號”盾構機進入接收套筒,標志著河北段首個盾構區間——神潮盾構區間右線順利貫通,為全線建成通車打下了堅實基礎。
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是京冀之間首條跨省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敖ǔ赏ㄜ嚭,廊坊市北三縣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僅需9分鐘,到北京城市中心CBD地區(東大橋站)最短時間約為32分鐘!本┩盾壍浪鶎倏燔壒景踩a四部部長李曉穎介紹。
協同發展,交通先行。2022年12月,京唐城際鐵路通車運營,在北三縣設燕郊、大廠、香河3站,有效緩解跨界道路的交通壓力。2025年底,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開通運營后,將全面融入北京半小時軌道交通圈,大幅提升跨省通勤群眾出行效率。
3月1日上午,連接通州和大廠的廠通路潮白河大橋建設正酣。這座寓意為“啟航”的大橋,目前水面以下工程全部完工,上部結構正在加快建設。站在施工搭起的棧橋上眺望,河岸兩側的引橋已初具規模,加速向遠處延伸。
“廠通路潮白河大橋計劃今年9月竣工,將成為與通州區互聯互通的第11條跨界通道!贝髲S回族自治縣交通運輸局質量監督科科長王海斌介紹,廠通路潮白河大橋建成通車后,從大廠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區的通行距離將縮短至5公里,京津冀“一小時通勤圈”將再添快捷新通道。
北三縣與通州區地緣相接,跨省通勤需求旺盛,構建互聯互通的一體化交通網尤為重要。截至目前,建成北三縣與通州區連通高速公路3條、國省主干路7條、跨潮白河橋梁5座;引進北京公交25條線路,開通北三縣至北京國貿、望京地區等定制快巴通勤線路11條,極大解決了跨省通勤問題。
隨著一條條公路和鐵路的建設、通車,多節點、網格狀、全覆蓋的綜合交通網絡不斷優化,拉近了北三縣與通州區的時空距離,持續放大協同發展效應,助力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加快建設。
協同創新激發產業協作全新動能
產業協同發展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3個率先突破領域之一。10年來,廊坊市北三縣牢牢牽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強化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鏈”上發力,與北京市的產業聯系越來越緊密。
3月1日,在位于三河市的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燕郊創新中心,一臺臺算力服務器正從聯泰集群算力(三河)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組裝下線。該公司是一家研發在北京、生產制造在燕郊的企業,去年實現投產,產值達到5000萬元。
燕郊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李春安介紹,依托燕郊等地的產業基礎和區位、交通優勢,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正在加快建設燕郊創新中心,重點布局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三大產業,輻射帶動北三縣產業轉型升級。
聚焦強化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北三縣以高新區、研發平臺、孵化載體等建設為抓手,著力建強承載平臺,構建產學研協作新模式。截至目前,這里擁有省級以上研發平臺38個、眾創空間和孵化器41家,擁有高新技術企業432家、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412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和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達到130家、9家。
實現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形成有序分工協作的產業發展格局是關鍵。對接北京城市副中心主導功能,廊坊市科學確定了北三縣高端服務、文化旅游、科創服務、現代制造和生態支撐的功能定位,“科創燕郊、智造三河、商務大廠、文旅香河”正在成為縣域經濟特色名片,也為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明確了方向。
2023年9月19日,2023年北京通州·河北廊坊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舉行,50個合作項目集中簽約,意向投資額426.81億元。廊坊市北三縣協同發展辦公室主任張忞介紹,2019年以來,項目推介洽談會連續5年舉辦,簽約合作項目211個,中航試金石等58個項目建成投產,中冶總部基地等81個項目加快推進,項目落地率達89%。
“引進一個項目,帶動一片產業”。當前,重點承接北京高端生產要素外溢的香河機器人小鎮已簽約企業150余家,逐步形成鏈條完整的機器人產業集群;大廠影視小鎮運營6年來,拍攝電影、電視劇等100余部,構建了一站式產業服務體系;三河市建成興遠高科、中南高科等30家科創園,已入駐企業1059家,入駐率達51%。
對接央企、深耕北京,廊坊市組建北三縣一體化發展促進會作為聯系溝通駐京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國家部委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助力北三縣承接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截至目前,北三縣引入中冶一局、中糧、中信等央企二、三級子公司30家。
眼下的北三縣,一座座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一個個智能車間忙碌有序,一幅幅產業協同發展的畫卷徐徐鋪展。今年1月,京冀兩省市政府共同制定印發《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新增產業禁限目錄》,為承接北京優質項目、實現產業協同協作拓展了更大空間。
公共服務共建共享釋放便民紅利
地處三河市燕郊的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與通州區只有一河之隔,目前有5000余名老人入住,95%以上是北京籍!斑@兒的環境很美,附近有好幾家三甲醫院,回北京開車半小時就到了,來到燕郊也不覺得離開家了!眮碜员本┦谐枀^的馬先生說。
在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老人們既能體驗京冀間便利的交通,也能享受完善的養老設施和良好的生活環境。目前,北三縣通過復制推廣醫養結合的“燕達模式”,已經形成以燕達養護中心為龍頭,大愛城、榮華齊山、方舟養老、五福托老等梯次發展的養老服務格局。
京津冀協同發展,始終與民生福祉息息相關。10年來,北三縣與通州區在養老、醫療、教育、公共服務等領域互融互通,惠及民生的點點滴滴,將更多民眾納入“同心圓”,兩地群眾享受到越來越多的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紅利。
——教育合作扎實推進,北京潞河中學三河校區、北京實驗學校三河校區掛牌成立,與北京14所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合作辦學、掛職交流,與北京匯佳職業學院、北京財貿職業學院簽訂跨省“3+2”職業教育聯合培養協議,北京優質教育資源加速向北三縣延伸。
——異地看病報銷不折騰,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等34家醫療機構開展醫療合作,香河縣人民醫院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等7家北京醫療機構建立“京津冀醫聯體聯盟”,北三縣73家定點醫療機構開通跨省異地住院及普通門診醫保直接結算,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北京醫療資源。
——政務服務加快同城化,453項高頻便民事項和294項高頻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現“區域通辦”,北京城市副中心(大廠回族自治縣)政務服務中心一體化辦事大廳啟動運行,政務服務更加高效便捷,惠企便民更加暖心貼心。
——生態環境協同治理成效凸顯,與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共同編制《潮白河生態綠帶(通州區與北三縣交界地區)規劃(2021年—2035年)》,合力打造一體化生態屏障。
10年來,廊坊市北三縣從交通、生態環保、產業等重點領域率先突破開始,不斷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發展,“協同動能”加速釋放,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駛入快車道。(河北日報記者 劉 杰)
- 11-14· 福建:大力推進科特派成果轉化
- 11-7· 新疆:全力打造新型儲能產業高地
- 10-21· 天津:全力打造“敢轉、愿轉、會轉”模式
- 7-15· 廊坊:數字技術賦能 打造“物業城市”新樣板
- 7-11· 上海全力推進 安亭國際汽車智慧城建設
- 7-4· 上海著力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 6-24· 海南發力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 5-20· 上海大力推進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
- 3-21· 上海全力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
- 3-21· 廣東著力推進產業科技創新 發展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