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陽:踏上“頂天立地架橋”轉型之路
實習記者 張毅力
“濮陽市建設省化工新材料實驗室優勢突出,未來將支撐河南化工新材料邁向萬億級產業集群。”近日,河南省科技創新委員會審議明確,批準濮陽建設龍都化工新材料實驗室。至此,濮陽市省級實驗室實現“零”的突破。
因油而建、因油而興的濮陽市,近年來隨著油氣產量下降而被確立為全國第三批資源枯竭型城市。面對此情況,濮陽開啟了轉型之路。
濮陽市委書記萬正峰介紹,濮陽市以全市之力構建科技自立自強新格局,2022年年初,濮陽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級科學院,將此作為建設“創新濮陽”、打造中部地區創新開放高地的“一號工程”,蹚出一條科技創新助力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新路。
讓先進技術成果“開花結果”
“濮陽市科學院把實現產業化、商業化作為技術創新的最大目標,狠抓科技攻關、平臺建設、人才引育、成果轉化,全力打造創新體系的‘強核心’。”濮陽市科學院黨委書記李新峰說,科學院摸著石頭過河,逐步構建了“頂天立地架橋”的創新路徑。
李新峰介紹,“頂天”就是向國家、省戰略科技力量借力借智,拼搶上級優質創新資源;“立地”就是引進先進技術和成果,使其在濮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架橋”即發揮科學院的橋梁紐帶作用,打通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之間的聯系通道,助力企業邁向產業鏈的中高端。
方向對了,成果陸續顯現。2023年,濮陽市科學院精準服務主導產業倍增發展,牽頭籌建的龍都化工新材料實驗室通過河南省科技創新委員會會議審議,該科學院與君恒實業聯合創成“省生物質液體燃料創新中心”,與重點骨干企業共建創新平臺43家,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5個。
“龍都化工新材料實驗室由濮陽市主導建設,聚焦綠色化工關鍵科學與技術、生物基功能材料、高性能聚酯新材料、電子化學品與能源材料,開展‘卡脖子’技術攻關。”李新峰表示,高水平創新平臺對推動濮陽市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構建高質量“人才蓄水池”
到濮陽市科學院報到后,留學歸來的濮陽市科學院工作人員顧明龍沒有坐班,而是徑直到一家民企“上崗”。
濮陽市科學院創新“企業出題、科學院解題”模式,派駐顧明龍等9名優秀研發人員,參與了君恒生物公司等5家重點企業、8個課題的研發,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濮陽市在全省率先提出編制在院、服務在企引才模式。符合條件的高層次、高學歷人才可將編制落在濮陽市科學院,同時仍可享受企業的績效、獎勵,讓菁英人才“一魚兩吃”。
以思路更新引領機制革新。濮陽市科學院繪制“濮陽全球產業人才地圖”,收錄全國高層次人才150余萬人,儲備全球科創專家人才1.1億人,柔性引進5個高層次教授團隊,形成引來一個人才、壯大一方產業的最大質效。
在濮陽市綠色化工公共研發中心,記者看到藍白相間、宛若商業綜合體的5層現代化建筑內,分布著20個高標準研究室。
“研發中心由濮陽市科學院與公司聯辦,科學院派駐優秀研發人員,引進清華大學微化工研發團隊等5個創新團隊。樓上科學家樓下企業家,從研發到中試到成果轉化,打通產學研用的‘最先一公里’。”該研發中心聯合創始人、蔚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同新介紹。
萬正峰表示,濮陽市委市政府將繼續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人才智力為支撐,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濮陽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 3-17· 河南延長靈活就業人員2024年度養老保險繳費期限
- 2-3· 河南多地開展新春房展活動 促進房地產市場回穩向好
- 1-2· 河南工會推出首位AI理論宣講員“豫小宣”
- 12-12· 河南今年“化債”限額已全部發行完畢
- 11-18· 河南周口:一個內陸城市何以通江達海
- 10-24· 河南商水:強化監督機制 優化營商環境
- 10-21· 河南:加快科技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
- 9-30· 河南各地提升支付便利性——吃喝玩樂行 支付更便利
- 9-16· 河南打造國企招才引智生態圈
- 9-12· 河南:轉型有“數” 發展靠“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