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缺互濟 應急互備——閩粵聯網工程互聯互通效能初顯
閩粵聯網工程是連接福建、廣東兩省的電力大動脈,線路全長303公里,投資32億元,輸送容量最高達200萬千瓦。2023年閩粵聯網工程累計互送電量超38億千瓦時,超額完成送電計劃。
隨著閩粵兩省經濟快速發展,用電需求不斷加大,閩粵聯網工程作為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合作的第一個省級電網間互聯工程,提高了電網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峽西岸經濟區高質量發展。
銀線聯閩粵
廣東、福建是經濟大省、經濟強省,也是能源電力負荷中心。記者了解到,福建水電、核電、火電并存,近年來能源建設速度加快,電力在自平衡基礎上具備季節性向外省輸出的條件。同時,閩南地區作為福建省的電力負荷中心,夏季用電高峰時保供壓力較大,存在電力輸入需求。
廣東則是典型的受端電網,近30%的電力需要從西南水電等地輸入。受氣候影響,西南水電來水期集中在7到9月份,福建來水期較廣東早兩個月。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調控中心調度控制處處長陳鄭平介紹,當福建進入汛期,盈余水電可以送至廣東,補充廣東因西南水電送入不足導致的缺額;西南水電大發時,廣東電網電力盈余可送入福建,緩解福建夏季負荷高峰期的供電壓力。二者具有良好的跨流域季節互補性。
2020年12月,閩粵聯網工程獲國家發改委核準,2021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在福建省內新建1座直流背靠背換流站,通過兩回交流500千伏交流線路,分別接入廣東嘉應和福建東林500千伏變電站,于2022年9月30日竣工投產。
“通過閩粵聯網工程,兩地季節性送電電力可達50萬千瓦至160萬千瓦,相當于減少一座大型火電廠的建設。”南方電網廣東電網電力調控中心并網與新能源管理部高級經理楊銀國說。
根據《福建省、廣東省2023年電力電量互送協議》,福建將在電力富余的3至6月、10至11月,輸送廣東電力不低于30萬千瓦;在福建南部電網供應能力不足的7至9月、12月,廣東支援輸送福建電力30萬千瓦。
2023年1月10日至17日,福建從廣東購入電量2.496億千瓦時,完成了雙方首次從電力供應需求出發開展的跨省跨區交易。7月中旬,福建省出現連續性高溫天氣,福建電網最高用電負荷持續保持高位。為保障福建南部電網電力供應需要,廣東通過閩粵聯網工程,加大對福建的送電力度,7月份累計輸送電量2.6億千瓦時。兩省電力正通過閩粵聯網工程這條大動脈晝夜不息地送到海峽西岸經濟區與粵港澳大灣區。
互濟促發展
連接閩粵兩省的這一能源工程,不但實現兩省電力的余缺互濟,在保障電網安全、推動新能源發展、加快電網技術創新發展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促進電力應急互備能力。閩粵地處東南沿海地區,臺風等極端天氣多發。閩粵聯網后,一旦一方某地遭遇臺風、暴雨等極端天氣,另一方可作為備用提供支援。
2023年第五號強臺風“杜蘇芮”席卷福建沿海,位于福建莆田仙游縣的500千伏主網線路兩座鐵塔發生倒塌,該線路是福建電網主網重要輸電通道之一,承擔北電南送任務,供電負荷相當于莆田地區85%的負荷。為了維持區域供電平穩,該線路負荷由閩粵電力聯網工程緊急供電,廣東輸送福建單日電量達720萬千瓦時。
“臺風過境,受損主塔修復要花費近一個月的時間,在極端天氣頻現、自然災害頻發的情況下,電網安全運行的挑戰越來越大,閩粵聯網工程在應急互備方面的作用將愈發明顯。”閩粵聯網電力運營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負責人柳楊說。
——推動能源低碳轉型。當前,閩粵兩省海上風電、核電等新能源發展迅猛。“十四五”期間,閩粵兩省風電等新能源總裝機預計超過4000萬千瓦,在能源結構中所占比例大幅增加,新能源消納壓力不斷增大。記者測算,由于火電廠通過靈活調峰的消納成本大概為150元/兆瓦時,而光伏發電或風電所需要的電儲能方式帶來的消納成本超過了600元/兆瓦時。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旺表示,在省內無法消納、產生棄新能源電量的情況下,閩粵聯網工程可促進互聯省份新能源消納,大幅降低保障新能源消納的調節性電源建設成本,促進了閩粵兩地能源轉型,對于加快構建全國新型電力系統具有示范效應。
——加快電網技術創新發展。走進漳州市云霄縣閩粵電力聯網工程換流站主控室,只見運維調試人員正緊盯主控室監控大屏,應用數字系統開展遠程自動巡檢。“這是我們建設的全新數字換流站,可實現全景信息可視化展示,將各類輔助監控子系統整合成一個綜合監控平臺,提升換流站運維效率。”閩粵電力聯網換流站主控室工作人員陳光焰說。
閩粵聯網工程充分吸收借鑒了我國特高壓直流輸電等前沿技術領域最新成果,推動中國電力行業科技實現新一輪升級突破:
工程創新上應用了新型6英寸晶閘管構建大容量換流閥,在相同換流容量下直流電壓降低20%、換流器損耗降低15%、閥廳占地減少15%。
應用高可靠性換流變壓器、干式平波電抗器、大通流能力套管等先進裝備,關鍵設備絕緣水平提高30%以上、通流能力提高20%以上。
首次應用換流變快速保護新技術,保護動作速度提高50%,全面提高設備和系統安全性,實現工程本質安全。
能建向未來
福建是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范區之一,福建正以打造“三大三先”省級高質量發展示范電網為目標,加快構建堅強送端電網。
2023年12月16日,國家“十四五”電力規劃重點工程——福建北電南送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竣工投運。該工程新增變電容量600萬千伏安,新建雙回1000千伏輸電線路234千米,投運后將為福建向廣東輸送電力提供堅強網架支撐,有力保障閩粵聯網工程穩定發揮互聯互通、余缺互濟、應急互備作用,提升福建與周邊省際電網的互聯互通交換能力。
“根據福建電力電量平衡預測情況及省外市場需求情況,我們正積極尋找增量外送和購電交易機會,按需適時配合開展月度及月內增量外送交易,適時購電,助力華東區域及相關省份的電力電量平衡工作。”福建電力交易中心交易部副主任陳傳彬說,2030年,根據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推進程度和電力電量平衡情況,福建將配合國網調度中心和北京電力交易中心推動發用兩側參與省間集中交易,進一步豐富交易品種。
閩粵電力聯網工程投運一年多來,邊運行、邊摸索,效益逐漸顯現。未來,福建將加快跨省跨區的輸電通道與聯網規劃建設,推動區域上的協同互補和供需調配,逐步實現能源供需協同目標從調劑余缺的弱平衡向綠色低碳的強平衡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