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海關協同監管保暢通
日前,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廊坊誠融科技有限公司庫房里,公司董事長姚振海在辦完貨物“區內直轉”海關手續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享受‘區內直轉’便利政策后,我們公司分類監管業務不僅報關申報工作量直接降低近60%,光是區內運輸裝卸成本就能節省七成。整體算下來,一年能節約成本80萬元以上。”
這批來自法國等地的5噸紅酒,完成申報手續進入待檢區后,幾十秒內就被順利放行,并在同一個倉庫內的非保稅貨物存儲區,完成了從“保稅貨物”到“非保稅貨物”的狀態轉換。據悉,這是大興機場綜保區首票“區內直轉”業務。
“之前綜保區分類監管貨物需要繁雜的手續才可以實現轉換,我們公司分類監管業務需求大,平均每月申報保稅轉非保稅業務有50多票,一方面企業運營成本高,另一方面貨物流轉效率也提不上去。”姚振海表示,“從政策出臺到現場走通,海關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時間,就把好政策變成了企業真效益,真切體現出了海關速度,給我們送上了寒冬里的溫暖。”
2023年12月21日,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優化綜合保稅區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的公告》(2023年第185號)。當天,大興機場海關就在北京海關相關部門的指導下,迅速會同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聯合管理委員會、京冀兩地臨空區管委會及大興機場綜保區平臺公司,成立跨部門協作小組,實地走訪大興機場綜保區內實施分類監管業務的企業,聽取跨省綜保區內兩地企業訴求,逐條細化實化政策,制定“區內直轉”申報指引,完善業務流程,一周內就完成了倉儲物流企業保稅貨物的庫內狀態轉換。
“我們健全企業協調員機制,指導符合條件的需求企業按要求改造庫房,通過海關驗收后即可享受區內直轉便利措施,決不讓惠企政策落實跨了年。”大興機場海關企業管理科副科長王曉達介紹。企業在現有區內分類監管優惠政策的基礎上,設置符合海關監管要求的專門“待檢區”,就能實現保稅貨物在“待檢區”完成“保稅”到“非保稅”的狀態轉換,無須實貨進出卡口。貨物通關效率進一步提升,企業物流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區內直轉”業務根治了綜保區內分類監管業務“最后一百米”的痛點。
大興機場綜保區是全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跨省市建設的綜合保稅區,自封關運行以來,已率先完成首家跨直屬關區企業認證、“一票多車”等一系列便利跨境貿易、優化營商環境的創舉,積極打造了京津冀地區通關貿易便利化“樣板間”。
北京海關副處長尹嬌表示,隨著大興機場綜保區“區港一體化”改革深入推進,“區內直轉”等便利化舉措落地,海關將持續推動大興機場綜保區提高全流程監管效能與支持“保稅+”新業態服務水平,進一步暢通內外貿轉換通道,助力外貿企業更好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為京津冀地區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作出貢獻。(經濟日報記者 顧 陽)
- 1-13· 京津冀45項公安事項“同事同標”
- 1-9· 海關總署十五項措施進一步支持西部大開發
- 1-9· 海關總署出臺新一輪舉措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 12-9· 海關總署優化跨境電商出口監管措施
- 12-2· 京津冀協同推進大運河保護利用 生態文化價值凸顯
- 11-25· 海關總署:將持續深化跨境電商綜合改革,助力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
- 11-11· 海關總署: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長5.2%
- 11-4· 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持續“上新”
- 10-24· 京津冀三地“通抵通貸” 組團便民利企
- 10-17· 海關總署:我國整體出口占全球市場份額穩中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