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東山口,在紅磚洋房中讀懂廣州
來源:不詳 時間:2024-1-18 10:25
位于廣州市越秀區的新河浦歷史文化街區,是廣州首批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這里匯聚了紅色文化、華僑文化等多元文化,是廣州近現代的縮影,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東山口。
這里有400多處民國時期建造的住宅,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東山小洋樓”,其中有不少代表性建筑,充滿著紅色文化的底蘊。林立的紅磚老洋房,周邊蒼翠茂盛的老樹木都在述說著廣州近代的歷史文化故事,體現著廣府建筑中西合璧、革故鼎新的鮮明風格。
恤孤院路12號柏園,一棟紅色小樓靜靜矗立。此前,在多方探尋下,這里被確證為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簡稱“史語所”)創辦舊址,是中國現代學術的重要源頭之一。這個曾匯聚眾多學術大家的“圣地”,如今也成為市民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間。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就在這里設立了歷史文獻特色主題的“粵書吧”,向觀眾展示這方土地承載的學脈源流。
如今,這里也吸引了大量潮流品牌與文藝創作者進駐,成為廣州潮流青年的聚集地。曾經的小洋樓不再是大門緊閉的民居,搖身一變成為小眾藝術空間、設計師店、咖啡店、民宿、藝術廊等與街區特色風貌相適應的新業態。
如今,這里仍然有著非常濃厚的生活氣息。東山肉菜市場就是街坊們難以割舍的公共空間——將騎樓建筑融入設計中,入口處以傳統廣式的彩色玻璃窗提升視覺感;燒臘、蔬果、小吃……是人間煙火的幸福感。
如果說文化是城市的靈魂,那建筑就是城市最直觀的外貌。當高聳入云的“小蠻腰”正在書寫新的廣州記憶,老城街巷則在煥發新顏,讓歷史與文化回歸市民的生活。
免責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均轉載自其它網絡媒體,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并不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網,本網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 4-22· 行走長三角,“新”風撲面來
- 6-26· 福建東山:一粒沙里的海島產業變遷
- 8-25· 阿拉山口和霍爾果斯國境站過貨量雙增長
- 8-4· 行走齊魯 看民企發展活力
- 2-17· 行走在峭壁上的鐵路“敲山工”
- 10-29· 一套行走的精裝房?看HOWO-TH7的舒適性有多強
- 12-16· 新疆阿拉山口綜保區保稅物流功能凸顯 通關效率提升
- 3-16· 東山縣EMS快遞電話_福建漳州EMS快遞網點查詢
- 9-14· 行走物流機器人要來了
圖文資訊
近期熱點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