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多措并舉大力發展向海經濟
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向海經濟”。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廣西考察,強調廣西要“解放思想、創新求變,向海圖強、開放發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廣西著力“向海而興、向海圖強”,深入實施向海產業壯大、向海通道建設、向海開放合作等行動,穩步提升向海經濟綜合實力。
2023年年底,一艘搭載70噸再生鋁錠的貨輪從馬來西亞關丹港出發,順利靠泊廣西北部灣港欽州港區。這是“關丹港—北部灣港—中國川渝”多式聯運航線開通后進口的首批再生鋁貨物,由廣西企業設立在馬來西亞的公司提供。借助這條多式聯運航線的常態化運行,這家公司計劃在馬中關丹產業園投資建設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年產15萬噸的再生鋁產品加工廠。
冬日的欽州港,萬噸巨輪往來不息。不遠處,華誼欽州化工新材料一體化基地三期工程正加快建設。“基地項目由上海華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額近1000億元,可帶動一批下游、關聯產業項目落戶,推動形成‘長江經濟帶資金技術輸出—欽州高端制造—產品面向東盟市場’的區域產業發展格局。”欽州市市長、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管委會主任王雄昌說,依托大港口大通道的獨特區位優勢,欽州港片區推動臨港產業加速集聚,2023年前三季度簽約項目40個,引進項目投資額567.48億元。
以港口和產業園區為載體,以精品化、鏈條化、集群化為目標,轉型升級向海傳統產業,培育壯大向海新興產業,《關于加快發展向海經濟推動海洋強區建設的意見》等政策文件陸續出臺,廣西向海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傳統產業提質增效,4個國家級海洋牧場建設提速。2023年前三季度,廣西海洋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海洋旅游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0.3%。臨港臨海產業不斷壯大,廣西在北部灣區域已形成以綠色化工新材料、高端金屬新材料、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為重點的臨港臨海產業集群。
廣西向海產業發展壯大,離不開持續完善的通道建設。近年來,廣西已初步形成以北部灣港為出?,鐵路、高速公路多通道共擔,連接西南、西北,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目前,南寧機場改擴建工程(第二跑道)、貴州黃桶至廣西百色鐵路等17個陸海聯動項目正加緊推進。通江達海的平陸運河將于2026年建成。全面優化服務提升口岸通關效率,廣西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主要業務應用率達100%,友誼關、東興等重點口岸實現貨物即到即出或次日出境。
2023年6月,《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對15個成員國全面生效,區域內九成以上貨物貿易將逐步實現零關稅。廣西梳理制定《廣西出口RCEP零關稅優勢商品清單》《廣西進口RCEP零關稅優勢商品清單》《廣西優勢產業貨物貿易降稅商品清單》,促進RCEP政策紅利落地,推動區域合作共贏。南寧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1至11月,廣西外貿進出口總額達6120.2億元、同比增長7%,其中對RCEP其他14個成員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3.4%。
“我們堅持解放思想、創新求變,向海圖強、開放發展,向海經濟已成為推動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寧介紹,當前廣西正在實施新一輪大力發展向海經濟三年行動計劃,力爭到2025年,向海經濟生產總值占全區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5%。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04日 01 版)
- 3-3· 三部門多措并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1-13· 廣西小米粉工業化發展十年:“嗦”出百億元產業
- 1-2· 廣西最長跨海大橋龍門大橋建成通車
- 12-23· 廣西:讓科技成果轉化走好“最先一公里”
- 12-2· 甘肅隴西多措并舉培育高新技術企業
- 12-2· 廣西一地收購千余套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 11-18· 廣西:鉚足干勁“拼經濟”
- 11-7· 廣西玉林探索發展飛地經濟
- 10-24· 廣西首次實現“綠車充綠電”
- 10-21· 四川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工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