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杭昌高鐵線 織就人間煙火畫
山水相伴,如織如畫。你即將在車窗上看到的,是杭昌高鐵黃昌段的景色。湖水接天長,江山華色盡收眼底,得益于昌景黃高鐵的開通,這番夢幻終于變為了現實。
大好河山自然少不了煙火氣相伴。借助杭昌高鐵,沿線群眾在家門口就能體驗到350km/h的最高時速。杭昌高鐵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的重要連接線,將給贛東北和皖南地區帶來新的發展活力。新的速度下,帶來的是新的機遇。文旅融合,“高鐵+”生態優勢日益凸顯。
人間煙火,是慢品佳肴。一品南昌的瓦罐湯,一試軍山湖的大閘蟹,一嘗余干的青紅椒,可謂是眼?诜R滿足,畫里畫外皆吃透。連通的高鐵線,分享的是不同口味的歡喜。
人間煙火,是游人紛至。杭昌高鐵串聯起杭州西湖、千島湖、黃山、鄱陽湖、滕王閣等一批全國著名旅游名勝,沿線共有9個國家5A級、70多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匯聚浙皖贛三省眾多名城、名鎮、名湖、名山。杭昌高鐵的開通,將為沿線的景區帶來充足的客流,讓旅客的出行更加舒心、便利。一覽山光水色不必再跋山涉水,旅途勞頓。抬起頭,望向車窗外,同樣是一幅幅動人景象。
萬千國色蒼翠間,沿線的風景點綴著高鐵線,高鐵的設計建設也時刻關注著自然環保,用心守護每一份“青綠”。杭昌高鐵黃昌段信江西支特大橋,位于鄱陽湖余干段康山大堤水域“江豚灣”的上游。為減輕對沿線居民生活與珍稀野生動物活動的聲環境影響,施工單位采取噪音較小的反循環鉆機工藝施工,將噪音較大、沖擊性較強的施工安排在白天進行,同時在所有臨時場區設置音量傳感器,派專人負責檢測、分析、記錄噪音的排放情況,有效地保障了江豚棲息地不受施工干擾。
鄱陽湖特大橋是杭昌高鐵黃昌段全線最長的橋梁,跨越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大橋建設中,創新采用40米跨度的新型簡支梁跨越湖區,累計減少232個墩臺。金溪湖特大橋共有8.8公里橫跨鄱陽湖濕地,部分橋墩處于鄱陽湖銀魚產卵場省級自然保護區范圍內,整個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將所有的泥漿、渣土、污水全部外運,對可能飛濺出來的污泥,采用泥漿箱進行防護,決不污染湖水。對開挖區域第一時間回填,噴灑草籽,將“綠色”歸還大自然,最大限度地保護了鄱陽湖。而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呈現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美麗畫卷。
從遠方眺望,杭昌高鐵上的動車猶如游龍一般穿梭自如。躋身山水間,卻不打破原有的寧靜,是在和諧共生中尋求中國意趣的良好實踐。(王迎桓)
- 9-9· 南昌高新區產業發展跑出“加速度”
- 7-31· 山水人城和諧相融,巴山渝水更靚眼
- 8-11· 南昌高新區精準助推項目加速跑
- 6-16· 湖北宜昌高新區:這里的“小巨人”撐起大創新
- 6-16· 南昌高新區節能減排久久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