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浩特:描繪草原城市和諧畫卷
“上了年紀以后,從牧區搬到城里住,今年我居住的達布希勒特社區建立了‘進城牧民黨群服務站’,像我這樣從牧區來的老黨員在家門口就能過組織生活,真是太方便了!”年近七旬的牧民老黨員巴達瑪說。
今年以來,內蒙古錫林浩特市達布希勒特社區考慮到轄區內進城牧民黨員多、集體學習和組織生活開展少的現實問題,專門掛牌成立了“進城牧民黨群服務站”,為牧民黨員提供學習、教育陣地,實現了“組織關系在嘎查、組織生活在社區”的新型組織管理模式。
“這一舉措主要是為進城牧民黨員提供活動陣地和教育支持,準確掌握牧民群眾就業、創業等需求,精準推送政策信息,開展技能培訓,全力推動各民族群眾交流交往交融。”錫林浩特市委組織部部長李秀江介紹,錫林浩特市是蒙、漢、回、滿等17個民族聚居的新興草原城市,近年來錫林浩特市以“融和顯鑄”四字訣為要領,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堅定不移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具體而言,“融”就是讓少數民族群眾更好融入城市;“和”是各民族群眾和和睦睦開展交往交流交融活動;“顯”是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將“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全方位顯示在群眾身邊;“鑄”是健全全員化、分眾化、常態化宣傳教育機制,切實做到凝心鑄魂。
在“融和顯鑄”四字訣的落地落實過程中,以前只能在牧區見到的那達慕會場也搬進了城市,來到居民身邊。今年9月,首屆城市那達慕大會在錫林浩特市巴彥查干街道舉行,生活于此的各民族群眾身著節日盛裝,扶老攜幼參加。
城市那達慕將驚險刺激的賽馬、摔跤、射箭等傳統項目,變換為拔河、沙嘎、棋藝等適合城市群眾的賽事項目,烏蘭牧騎演員和居民群眾組成的歌舞表演隊用一首首動聽的歌曲、一支支歡快的舞蹈,表達著對美好生活的感激之情,營造出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
“接下來,我們將以城市那達慕大會為模板,進一步挖掘文化內涵,弘揚民族團結,打造活動品牌,幫助進城牧民更好融入城市生活,進一步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人心,為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凝聚力量。”錫林浩特市巴彥查干街道黨工委書記朱日和說。
(記者 彭源)
- 3-31· 錫林郭勒盟2.2億畝草場將進入休牧期
- 12-23· 呼和浩特:實施科技“突圍”工程 提升區域創新能力
- 12-12· 呼和浩特躋身2024數字經濟百強市
- 7-25· 呼和浩特:綠色算力與人工智能雙輪驅動
- 7-22· 呼和浩特首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開工
- 7-11· 呼和浩特:塞上老街的城市煙火
- 3-25· 呼和浩特聚力實現科技“突圍”
- 12-18· 二連浩特公路口岸首次試行24小時貨運通關
- 10-12· 呼和浩特市加快大數據產業項目建設打造中國云谷新名片
- 8-3· 呼和浩特市獲批建設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