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加快建設文化強省 配套制定33個實施方案
新時代新征程,怎樣做好文化鑄魂、文化挖掘、文化供給、文化產業、文化傳播大文章,如何擔負新的文化使命?
15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開扎實推進繁榮興盛的文化強省建設大會,出臺《關于加快建設文化強省的指導意見》,圍繞“高揚思想旗幟”“壯大主流輿論”“保護文化遺產”“打造文化精品”“提升文化服務”“發展文化產業”六大重點任務,開啟文化建設的新航程。
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是安徽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文化建設戰略部署的重大舉措。安徽省委書記韓俊表示,當前,安徽正處于厚積薄發、動能強勁、大有可為的上升期、關鍵期。全面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文化既是重要內容、重要標志,也是重要支撐、重要力量。要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努力將安徽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發展優勢。
據介紹,安徽文化強省的主要目標是:到2027年,全省文化建設整體水平明顯提高,重要指標進入全國第一方陣,一些指標進入全國前列。到2035年,全省文化建設整體水平進入全國第一方陣,更多指標進入全國前列。
具體包括:到2027年,培育1—3個國家高端智庫,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數進入全國第一方陣;打造“安徽視訊”、創辦“安徽時評”、加快省市縣媒體深度融合,建成3家省級新型主流媒體;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公共文化設施全覆蓋、等級達標率100%,注冊博物館數量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培育規上文化企業不少于3000家,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5%以上……
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安徽的突出優勢。為此,安徽把“保護文化遺產”列為文化強省建設的六大重點任務之一,并將實施文物和文化遺址保護利用、傳承弘揚紅色文化、推進傳統村落傳統建筑保護利用、鄉村文化振興、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深化安徽文化研究闡發等6項工程,切實提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活化利用水平,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力爭到2027年,新增1—2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傳承人數量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據悉,為確保文化強省從藍圖變成實景,安徽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同步配套制定了33個實施方案,初步列出了首批11類136個重點項目,要求相關部門和各地在項目建設、資金投入、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強化政策集成創新,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廣泛匯聚社會力量參與文化強省建設,形成落地落實的“時間表”“施工圖”“責任書”。
- 4-7· 安徽省推動國有資產管理提質增效
- 3-31· 安徽:重點項目用地 政府發“禮包”
- 1-27· 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 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
- 1-2· 山東加快推進立體交通體系建設
- 12-26· 商務部:加快建設一批內外貿融合發展平臺
- 12-12· 安徽首單高成長產業債在滬成功發行
- 12-12· 安徽所有縣城年內實現15分鐘內上高速
- 11-21· 北京加快存量數據中心提質升級
- 11-14· 安徽:高質量立法為高質量發展“護航”
- 11-14· 山東:加快重大場景創新 引領“十強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