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烤肉之都”是怎樣煉成的
齊齊哈爾是達斡爾語,意為“天然牧場”,位于黑龍江省西南部,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優質的地域環境孕育出品質極佳的肉牛。
齊齊哈爾烤肉借鑒了多民族的烤肉、烤串技藝,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不僅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帶來了“國際(烤肉)美食之都”的美譽。
烤肉的香味與炭火的噼啪聲是很多齊齊哈爾人銘刻于心間的味覺記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變化,這盤衍生于市井,在改革開放和百姓生活變遷中不斷豐富的齊齊哈爾烤肉,擦亮了齊齊哈爾“國際烤肉之都”的名片,逐漸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從地方名片到香飄全國
“師傅,去烤肉一條街。”
“朋友,齊齊哈爾的烤肉,不止一條街。”
穿梭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區的街道上,就會明白出租車司機所言非虛。
在齊齊哈爾市內很多商業街,每隔幾十米就能看到一家烤肉店,網紅風烤肉、街邊烤肉、家庭拌肉等不同特色的店鋪分布其間,不同口音的游客在店鋪門口排著長隊。這也成為齊齊哈爾街區獨特的風景。
“周五晚上從哈爾濱坐高鐵到齊齊哈爾,下車直奔馬佳烤肉。周六早上去早市吃火燒,中午去梅里斯烤肉小鎮吃陳家大片肉,下午去扎龍濕地觀鶴,晚上再坐高鐵回哈爾濱。”像哈爾濱市民劉佳佳一樣,有很多來自周邊城市的游客周末乘坐“烤肉專列”。
牛肉經過烤制變得外焦里嫩,香氣濃郁,鮮嫩多汁,肉上附著木炭所產生的炭香味。餐桌上菜品擺盤考究,豐富的烤品、菜色的搭配,一天的疲憊,在這方寸烤盤前煙消云散。
“高品質牛肉配上特制的調料,味道絕了!”劉佳佳說。
2022年6月18日,在“2022齊齊哈爾烤肉美食節”啟動儀式上,世界中餐業聯合會授予齊齊哈爾“國際(烤肉)美食之都”稱號。如今,烤肉對于齊齊哈爾來說,就像北京烤鴨、天津狗不理包子、哈爾濱鍋包肉一樣,成為一張城市名片。
“烤肉,齊齊哈爾人的待客之道”——煙火氣齊齊烤肉店的招牌上,這句廣告語讓食客倍感溫馨,爭相拍照打卡。
走進烤肉店,滿屋食客大快朵頤,還有美食博主在進行直播。大片肉在烤前蘸上秘制醬料,鋪在烤盤上瞬間嗞啦作響,烤至焦香后剪成小塊,搭配紫蘇葉等配菜一起入口,吃起來唇齒留香。
除了擔任齊齊哈爾烤肉產業協會執行會長,郭旭還是廚仕質造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公司旗下的煙火氣、投脾氣、接地氣烤肉店已經開到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
看準齊齊哈爾烤肉持續輸出的火爆和鄉愁經濟,很多走出去的齊齊哈爾人通過域外開店、域內建廠等模式讓齊齊哈爾烤肉飄香中外。
“成都小伙伴可以吃到正宗的齊齊哈爾烤肉了!”2022年3月,炙當家·齊齊哈爾BBQ第一家店在成都開業。烤肉的各類供應——牛肉、烤盤、蘸料等全部來自齊齊哈爾。
宋世博是成都炙當家·齊齊哈爾BBQ的副總裁,他在成都上大學時就心心念念家鄉烤肉,時不時會讓家人寄幾斤解饞。這個1995年出生的年輕人,有一個關于烤肉的“大夢想”——兩年內門店開到1000家。
齊齊哈爾市商務局副局長周韜介紹,截至目前,全國齊齊哈爾烤肉門店超過2.1萬家。上海的楊記齊齊哈爾烤肉,北京的齊齊哈爾小爐匠炭火烤肉,蘇州的碳夫·東北炭火烤肉……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齊齊哈爾烤肉”成為平臺搜索一大熱詞。
面對域外門店數量急速攀升,2023年6月18日,齊齊哈爾市發布了“齊齊哈爾烤肉”集體商標。被授權認定“齊齊哈爾烤肉”的門店,等于官方“背書”。“齊齊哈爾烤肉”將像柳州螺螄粉和沙縣小吃一樣,通過集體商標展現烤肉領域的江湖地位。
“從政府層面全域授權,精選出一批真正代表齊齊哈爾烤肉品牌的門店,為齊齊哈爾烤肉向中國美食全方位跨越,提供強有力的標準支撐。”齊齊哈爾市商務局局長周建宇說。
烤肉是齊齊哈爾獻給世界的禮物。未來,齊齊哈爾市將重點打造一批區域性、全國性連鎖門店品牌,傾力打造中式烤肉標桿。
從民族美食到非物質文化遺產
幾百年前,中國塞外廣袤的土地上,北方的冬季寒冷且漫長,一種將石頭加熱來炙烤的吃肉方法被達斡爾族人所喜愛,滋養著游獵民族矯健的體魄。
隨著達斡爾族人從黑龍江遷至嫩江畔,這種烤肉美食也飄香而至,來到了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
將柳蒿芽焯水,放入切好的鮮牛肉中,再加少許鹽和食用油抓拌均勻,一盤達斡爾族特色烤肉就拌好了。柳蒿芽拌肉下鍋時嗞啦作響,野菜和著牛肉散發出獨特的香味,顧客品嘗后連連稱贊。
“柳蒿芽拌肉是達斡爾族的傳統吃法,后來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也是齊齊哈爾烤肉的特色之一。”43歲的康艷是達斡爾族人,家在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哈拉新村。
“烤肉+露營”“烤肉+咖啡”等新業態讓這個以農耕為主的少數民族村,搭上了鄉村振興的快車。康艷和很多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鄉村振興帶來的紅利。
“齊齊哈爾烤肉歷史悠久,在公元900年的遼金時期,生活在齊齊哈爾的契丹人將生肉片放在燒熱的石頭上,形成了烤肉制作工藝雛形。后來,烤肉逐漸進入家庭,富裕人家用平底鐵鍋,窮人家則用鐵鍋的殘片。到了清朝,回族人帶來牛肉的屠宰加工分割技藝。”走進齊齊哈爾市梅里斯區的烤肉博物館,講解員向游客娓娓道來齊齊哈爾烤肉的歷史。
“齊齊哈爾烤肉是多民族融合的結果。”周韜對齊齊哈爾烤肉的歷史脈絡如數家珍。經幾十名專家查閱大量資料、考察認定,齊齊哈爾烤肉極具北方地域特色,傳承脈絡清晰,傳承人群眾多,已超過百年歷史。2021年,齊齊哈爾烤肉成功入選齊齊哈爾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最開始的時候,家里來了貴客,才能烤上一回,那時候都是在家自己弄。到2000年以后,烤肉店才大規模出現在街頭巷尾,一方面是老百姓有錢了,吃得起了,另一方面市場有了需求,買賣做得起來。”郭旭說。
齊齊哈爾烤肉從興起到現在,經歷了幾代變遷。從最開始的家庭烤肉,到一口鍋“烤遍天下”,再到現在根據肉質不同進行精細化,“齊齊哈爾烤肉在發展中對肉品要求越來越高,也一定程度反映了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的變化”。
一盤烤肉,承載的是游子的鄉愁、親人的相聚、好友的酣暢淋漓,見證著民族文化的融合發展,也記錄著人們生活日新月異的改變。
從一盤烤肉到一條產業鏈
“齊齊哈爾烤肉名聲在外,得益于多年打造的烤肉產業鏈。”齊齊哈爾市政府副秘書長趙軍說。
為深入挖掘烤肉產業,將品牌做強做大,多年來,齊齊哈爾市從繁育養殖、分割加工、冷鏈物流、超市門店、電商銷售等環節,持續推動烤肉全產業鏈行動計劃。
走進位于齊齊哈爾市龍江縣哈拉海鄉的龍江元盛食品有限公司的牛舍,一首首鋼琴曲美妙動聽,用來給牛按摩的圓柱體滾刷均勻分布在牛舍中。
“這些牛是聽著音樂長大的,在吃飽喝足后,按按摩、散散步,肉質更加鮮美。”龍江元盛和牛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承達介紹,公司目前純種和牛已繁殖到8500頭,累計改良和牛15萬頭,從養殖到餐桌逐漸形成了“龍江和牛”產業鏈。
在位于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的共和大牲畜交易市場里,一車車肉牛被運進運出,交易火爆。客商拿著小木棍精心挑選著心儀的肉牛,全程持卡登記交易。在夏季牛市交易旺季時,每周一次的日交易量在七八千頭,每年可為齊齊哈爾市提供7萬余頭的優質肉牛。
“目前我們正在建設全新的數字化平臺,更系統、更智能。”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共和鎮副鎮長趙立冬介紹,數字化平臺上可查到肉牛的養殖地、銷往地、產肉量等信息,還有牛臉識別系統,該項目預計今年年末建成。
截至今年上半年,齊齊哈爾市肉牛存欄129.5萬頭,出欄31.2萬頭,實現畜牧業產值140.3億元,同比增幅5.7%。
切肉、拌肉、上秤、包裝……在黑龍江省齊函楊佳清真肉業有限公司1300平方米的廠房里,幾十位工人在流水線上有序操作。在流水線傳送帶的盡頭,一個個打包好的紙箱上貼著標有北京、浙江等全國各地地址的標簽,旁邊一輛貨車早已整裝待發——每5秒鐘,這里就有一箱烤肉打包運出。
“一頭牛能出550至650斤肉,而最適合烤肉的大概有100斤。不同部位的肉切多厚、烤多久口感最佳,都有講究。”黑龍江省齊函楊佳清真肉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寧拿起一袋傳統拌肉介紹,這款“網紅”產品在某社交平臺已銷售50多萬件。今年前8個月,公司網店銷售額破億元。
不斷健全的物流網絡實現了齊齊哈爾烤肉香飄全國。目前,順豐速運在齊齊哈爾投放了冷鏈車、速凍設備,黑龍江云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計劃下半年在國內16個城市啟動27個前置倉,帶動齊齊哈爾烤肉、肉制品、蘑菇、木耳、特色蔬菜等產品走向全國。如今,齊齊哈爾線上烤肉電商企業增至50多家,上半年電商網絡零售額達8.3億元。
目前,齊齊哈爾市共推進烤肉全產業鏈重點項目19個,總投資70.4億元。2022年,齊齊哈爾烤肉全產業鏈規模達到200億元,2023年有望沖擊300億元。齊齊哈爾正持續擦亮“國際(烤肉)美食之都”這張城市名片。
(本報記者管建濤 張玥,參與采寫:梁冬 范迎春)
- 2-3· 哈爾濱建成東北首個雙跑道機場
- 1-13·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入園游客量突破100萬人次
- 12-12· 哈爾濱經開區:發力低空經濟 競逐萬億新藍海
- 11-21· 哈爾濱亞布力度假區全面改造升級迎接亞冬會
- 11-21· 哈爾濱平房區:搶占低空經濟發展新賽道
- 10-10· 哈爾濱:“數智”技術讓“三大動力”澎湃不息
- 8-22· 哈爾濱持續拓展“出圈”綜合效應
- 7-25· 哈爾濱大力推進濕地保護 濕地旅游熱度升溫
- 7-11· 哈爾濱:清涼“冰城”避暑游“升溫”
- 6-24· 哈爾濱夜游夜市紅火 為城市消費增添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