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特別國債為地方財政添薪
本報記者 孫兆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日前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國債和2023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該決議明確,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0000億元,增發的國債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板,整體提升我國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增發的國債作為特別國債管理,其有助于滿足地方財政的相關財政資金需求,同時也體現了政府穩增長、穩預期的決心。
“特別”之處
作為“特別國債”,我國歷史上只發行過四次,其中三次新發、一次續發。從用途來看,第一次是1998年補充四大行資本金、第二次是2007年緩解國內流動性過剩問題并成立中投公司、第三次是續發2017年的到期國債、第四次2020年應對新冠疫情的抗疫國債。
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白彥鋒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從發行目的上來看,本次發行的特別國債主要是為了應對異常氣候變化、用于抗災減災,為國民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從資金使用上來看,本次發行的特別國債資金將全部納入地方財政資金直達,有助于滿足地方財政的相關財政資金需求。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梁婧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與過去調增財政赤字或發行特別國債相比,本次增發國債具有以下幾方面的不同。
“一是規模大,僅次于2007年發行1.55萬億元特別國債,與2020年抗疫特別國債規模相當。二是用途不同,與過去償還到期、抗疫等用途不同,本次國債發行明確專門支持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三是此次國債增發納入赤字,中央財政赤字由3.16萬億元增加到4.16萬億元,預計財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梁婧說。
兼顧發行效益和投資效率
此次增發的10000億元特別國債,將以轉移支付方式支援地方,5000億元在2023年11-12月發行,另外5000億元則留轉2024年發行。
英大證券公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鄭后成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此次增發10000億元國債,對市場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增發國債有利于我國宏觀經濟企穩,利多A股市場?紤]到資金將重點用于災后恢復重建、重點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等領域,預計對基建股的提振作用較大。
第二,在資金重點用于基建領域的背景下,黑色系價格有望得到提振,但是考慮到我國房地產投資增速依舊承壓,且從歷史走勢上看,相比基建投資增速,房地產投資增速對螺紋鋼等黑色系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更大,疊加考慮美聯儲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依舊位于歷史高位,施壓大宗商品價格,因此,預計增發10000億元國債對黑色系大宗商品價格的提振力度有限。
白彥鋒則表示,一是有助于緩解地方財政困難,滿足抗災減災等項目建設需求。二是目前國內利率水平相對較低,也有助于滿足廣大社會公眾的投資需求,為廣大投資者提供穩健的投資產品選擇。此外,從客觀上看,本次特別國債財政融資成本相對也是較低,因此,可以說兼顧了國債發行的效益和投資效率。
“此次國債增發有利于積極財政政策進一步更好落實,體現了政府穩增長、穩預期的決心!绷烘褐赋,一是有助于助力經濟持續回升。本次增發國債將為基建投資提供資金支持,助力基建投資持續加快增長,從而為經濟持續回暖提供重要支撐。
二是有助于緩解地方政府財政壓力。本次增發國債將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使用,將在不增加地方償還負擔的情況下,增加地方財政可使用資金,在緩解地方財政壓力的同時,能夠更好地發揮財政政策穩增長的作用。
三是有助于改善市場預期,穩定市場主體信心。
“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次國債發行,再疊加近期特別再融資債券等集中發行,可能會對流動性帶來波動,因此需要做好相應的管理!绷烘赫f。
- 2-24· 超2.6萬億元!去年我國有力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
- 11-14· 1.5萬億元!冰雪經濟“熱”力無限
- 10-17· 1.88萬億元!前三季度我國跨境電商繼續“加速跑”
- 8-26· 4.88萬億元!上半年我國食材消費規模同比增長7.86%
- 8-8· 萬億級市場規模,低空經濟如何“飛”得更穩
- 7-25· 6.5萬億!從“期中考”看經濟第一大省如何中流擊水
- 6-6· 超長期特別國債陸續發行 多地積極部署項目申報工作
- 5-23· 萬億元級低空經濟如何“高飛”?
- 5-23· 深汕特別合作區探索“飛地經濟”新模式
- 5-18· 超2萬億元 上海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工業產值約占全市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