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聚力六項任務,打造復合型沿黃生態廊道
近日,省政府印發《山東省沿黃生態廊道保護建設規劃(2023-2030年)》。根據《規劃》,我省將打造集生態屏障、文化弘揚、休閑觀光、生態農業于一體的復合型沿黃生態廊道。
《規劃》明確,沿黃生態廊道保護建設規劃范圍為黃河干支流流經的縣級行政區。核心區為黃河干流河道管理范圍及向外延伸1000米覆蓋的區域,12條一級支流河道管理范圍,以及周邊重要生態節點,面積約9825平方公里。聯動區為沿黃9市其他縣級行政區。規劃期至2030年,分兩個階段推進實施,第一階段為2023年至2025年,第二階段為2026年至2030年。
立足黃河山東段自然地理特征,以黃河干流為骨架,以12條一級支流為脈絡,以自然保護地、水利風景區等重要生態節點為支撐,《規劃》提出構建“一干三段,多支多點”的空間格局!耙桓伞保袋S河干流生態主廊道!叭巍,即根據黃河山東段自然地理風貌、兩岸發展基礎,將黃河山東段劃分為河田融合生態修復段、河城一體生態景觀段、河海聯動生態涵養段三大特色區段!岸嘀А,即12條支流生態次廊道!岸帱c”,即多處生態功能節點。
《規劃》明確了沿黃生態廊道保護建設的目標:到2025年,集生態屏障、文化弘揚、休閑觀光、生態農業多功能于一體的復合型沿黃生態廊道初步形成。到2030年,建成大江大河生態廊道保護建設新標桿、全國流域生態保護治理新樣板、黃河流域城河互促共融新典范、山東省生態文化旅游發展新高地。
《規劃》提出了貫通近岸綠帶、扮靚沿線綠點、優化全域綠網、深化污染治理、打造美麗城鄉和強化安全保障等六方面的重點任務。貫通近岸綠帶,以沿黃生態主廊道為重點,推進河灘生態涵養帶、河堤生態景觀帶、堤外生態防護帶一體保護,填補綠化空白,提高綠化質量,打造沿黃近岸生態安全屏障。扮靚沿線綠點,以廊道串聯自然保護地、水利風景區等重要生態節點,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和服務功能,打造生態功能突出的生態靚點。優化全域綠網,依托河流水系、交通干線、縣鄉道路,串聯農田林網、城鄉綠地、防護林帶,構建覆蓋全域的綠色網絡。深化污染治理,深入推進黃河流域農業、工業、城鎮生活和尾礦庫污染“3+1”綜合治理,持續改善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打造美麗城鄉,立足生態優勢,培育特色生態空間,整合沿黃文旅資源,統籌廊道建設與城鄉發展,提高城鄉建設品質,差異化打造富有黃河特色、宜居宜業宜游的優美城鎮、和美鄉村。強化安全保障,加強黃河河道、岸線、堤防、河口管控,推進“二級懸河”治理,實施防洪減災工程,提升水旱災害綜合防治能力,優化水資源配置,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構筑沿黃生態廊道安全屏障。
沿黃生態廊道保護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規劃》提出完善推進機制,堅持“省負總責、市縣落實”工作原則,在省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領導下,強化省市縣三級聯動,凝聚形成工作推進合力,統籌國土治理、生態環保、科技創新、水利、交通、基本建設、文化等相關領域資金,加大對沿黃生態廊道保護建設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大平臺支持力度,強化法治保障和督導落實,確保沿黃生態廊道保護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 1-13· 山東:外貿出口搶抓新年“第一單”
- 1-2· 山東加快推進立體交通體系建設
- 1-2· 山東沂水:“紅色”沂蒙山 涌動“綠電”新能源
- 12-23· 江蘇聚力打造新型電力系統:點面結合 大膽創新
- 11-18· 山東商河:電商“新農人”壯大“指尖經濟”
- 11-14· 山東:加快重大場景創新 引領“十強產業”發展
- 10-17· 山東這個小城,如何持續制造消費“爆點”
- 10-17· 山東青島:新技術賦能老城區
- 10-14· 山東青島:為藍色糧倉兜牢保障底線
- 10-10· 山東:“智改數轉”賦能制造業蝶變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