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欽州:構建跨境石化產業新格局
石油從煉到化,化工由粗而精細,產業由鏈至集群,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下稱“欽州港片區”)積極補鏈、強鏈、延鏈,持續推動石化產業集群發展,成效凸顯。
近年來,“向海而興、向海圖強”的欽州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自貿區、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等優勢資源,積極推動完善面向東盟的產業協同體系,以“親鏈東盟”構建欽州港片區跨境石化產業新格局。
“所有與東盟相關的石化項目總是繞不開欽州。”中國化工信息中心副總工程師任國琦說,這一現象已經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和深入思考,也為欽州石化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打開了新空間。
近年來,欽州港片區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主要樞紐的獨特優勢,搭建了以中國石油、浙江恒逸集團有限公司、桐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為龍頭的石化產業集群,并與印度尼西亞、文萊、馬來西亞等多個東盟國家在化工、新能源材料等領域初步建立了跨境產業鏈合作。
恒逸集團在文萊建設的恒逸(文萊)PMB石油化工項目是中文兩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項目一期總投資34.5億美元、原油加工能力為每年800萬噸。
“欽州港建有專用的危化品碼頭,企業從碼頭用海很方便。我們將文萊煉化項目的產品作為原料運輸回來生產化工產品,將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促進兩地石油化工產業的合作。”廣西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鐵銘說。
在欽州港片區內的欽州石化產業園,一個個百億元項目接連開工,相繼投產:華誼欽州化工新材料一體化基地一二期先后建成投產,三期開工建設,加快打造“雙千億”高端化工新材料一體化基地;中國石油廣西石化煉化一體化轉型升級項目全面啟動建設,填補了廣西百萬噸級乙烯項目的空白。
一系列項目陸續落戶欽州,是欽州港片區構建面向東盟石化產業集群集聚成效的凸顯,也是世界產業生態深刻變革的推動。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副院長翟崑說,從“親近東盟”到“親鏈東盟”是我國推動與東盟產業協同、市場共享、和合共生的生動寫照,也是我國與東盟共同應對國際動蕩局勢的必然選擇。
“全球復雜產業鏈應對外部沖擊的脆弱性暴露無遺,供應鏈的安全逐漸替代利潤最大化,已成為跨國公司選址的優先目標。”中國石油和化工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說,受中美經貿摩擦,新冠疫情、俄烏沖突等全球重大突發事件的影響,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不斷遭到破壞,全球產業布局出現了區域化的新特征,卻也是跨境產業鏈重塑的新機遇。
李壽生認為,RCEP區域內石化貿易保持穩定性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憑借RCEP區域優勢,跨國公司可以更加靈活地進行產業布局,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建立更加精準和完善的產業鏈分工體系,從而促進石化行業高質量發展,這也是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在新時期下促進全球資源流動、重塑世界互聯互通紐帶的全新機遇。
業內人士分析,當前東盟產業升級態勢明顯,服裝、箱包、電子信息等產業快速發展對化工產品需求持續放大。欽州當前已經構建起多品種的化工產品體系,可在高性能樹脂、特種橡膠、專業化學品、功能性材料、下游高端化工新材料等領域進一步發力,打造面向東盟競爭力強、產業結構優、集聚能力突出、體量規模進一步擴大的綠色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未來可期。
欽州市石化產業發展局局長唐艷發說,為促進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欽州出臺實施《欽州市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欽州石化產業從基礎化工向烯烴新材料、綠色化纖紡織、精細化工、新能源材料和能源化工生產性服務業“4+1”特色產業鏈新格局加速邁進。
近期舉辦的2023年中國-東盟石油和化工國際合作大會上,外國政商界人士表達了對加強綠色化工國際產業合作的期待。
文萊駐華大使拉赫瑪尼說,文萊正推動能源轉型,目標是2050年前實現零排放。依托中國-文萊建立戰略伙伴關系、文萊廣西經濟走廊等合作機制,希望進一步加強石化領域的綠色合作,共同推動產業升級。
欽州市市長王雄昌表示,欽州將積極打造“國外布局上游供應原料+廣西發展中下游精深加工”的跨區域跨境產業體系,實現從“一滴油”(原油)到“兩根絲”(錦綸、滌綸)的全產業鏈發展,持續推動構建面向東盟的“一滴油兩根絲”綠色化纖紡織產業新格局。
專家建議,中國與東盟在石化領域的合作前景非常廣闊。加強與東盟的產業協同,不僅可以有更穩定的產業鏈,有效應對市場沖擊,更可以通過跨境產業鏈結構的優化與重塑,推動石化產業低碳綠色發展,構建高質量可持續的產業新生態。
- 1-13· 廣西小米粉工業化發展十年:“嗦”出百億元產業
- 1-2· 廣西最長跨海大橋龍門大橋建成通車
- 12-23· 廣西:讓科技成果轉化走好“最先一公里”
- 12-2· 廣西一地收購千余套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 11-18· 廣西:鉚足干勁“拼經濟”
- 11-7· 廣西玉林探索發展飛地經濟
- 10-24· 廣西首次實現“綠車充綠電”
- 10-17· 廣西桂林:亮出場景需求 精準招商引資
- 9-23· 廣西賀州:擦亮“平桂蓮藕”名片
- 9-19· 廣西:多彩非遺煥發時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