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如何領飛數字經濟創新提質 杭州尋找下一個爆發點
浙江在線5月24日訊(記者 唐駿垚)20年前,“數字浙江”啟航。2003年4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杭州調研時,為“天堂”杭州調整內涵:過去是“風景天堂”“西湖天堂”,下一步是“硅谷天堂”“高科技天堂”。
2022年,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突破5000億元,占GDP比重超27%;營收達1.6萬億元。2022年工信部所屬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中國數字經濟城市百強榜》,北上深杭廣五城被列為“一線城市”。
今年初,浙江提出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杭州又是這一工程的“頭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營收都占全省半壁江山。
如何不負總書記囑托,如何引領全省數字經濟飛得更高更遠?繼電子商務為核心的消費互聯網之后,杭州數字經濟下一個爆發點在哪里?
去年9月,杭州召開全市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高水平重塑“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今年5月初,杭州又召開全市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大會,在這場高規格大會上,“頭雁”作出了回答。
爆發點一
“硬核制造”支撐更有力
杭州數字經濟名聲在外,但長期以來卻是個“偏科生”。比如說,“軟強硬弱”:軟件信息產業占比超過七成,而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硬核制造”占比較少。
20世紀90年代末的杭州,電子通信制造業產值就已過百億元,誕生了東方通信、UT斯達康、士蘭微電子等名企。早在2001年,杭州就入選首批國家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全國僅7個。
但隨后杭州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改變了這一格局。杭州經濟體量和城市能級畢竟比不上北京、上海,水還沒有深到所有的大魚能全都要。發展數字經濟,杭州當時只能做“選擇題”。
軟件信息產業迅猛發展的同時,杭州集成電路產業也專注于設計環節,涌現出矽力杰、平頭哥、國芯科技等一批企業。從2018年起,杭州的集成電路設計業銷售規模一直穩居全國第四,位列深圳、上海、北京之后。
但在另一條賽道——集成電路制造上,在長三角和全國主要城市高歌猛進的10年中,杭州逐漸被上海、北京、深圳、武漢、廣州等城市拉開了差距。
這幾年,在“以設計帶動制造”的發展思路下,杭州正在補強數字經濟的“硬核”。2022年,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速為2.8%,但集成電路產業增加值增速達10.2%,實現兩位數增長。
杭州更明確提出,到2025年,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實現800億元、沖刺1000億元,年均增長20%的目標。
爆發點二
數實深度融合提質擴面
基于中國制造業第一大國的雄厚實力,以及二十大報告中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的要求,數實融合理所當然成為未來數字經濟的主賽道。
推進數實融合,杭州其實起步很早。2013年,浙江就提出“四換三名”工程,其中之一就是“機器換人”。從“機器換人”到“工廠物聯網”,再到“企業上云”,直到當下打造以“未來工廠+產業大腦”為核心的數實融合場景,杭州始終走在全省前列。在浙江的省級“未來工廠”中,杭州的數量一直排第一。
但與北上深等頭部城市相比,杭州目前數實融合應用場景還相對偏少,“盆景”還沒有成長為“風景”。
一方面,前幾年杭州制造業占比連續下滑,總體經濟結構越來越“輕”,數實融合應用場景必然感覺不夠多;另一方面,為數不少的中小企業仍在觀望,原因不外乎市場形勢看不準、資金投入有困難。
如何破除中小制造企業數實融合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是當下杭州重塑數字經濟的一大痛點。杭州已經給出方案:政府做好“店小二”,聯合行業鏈主企業和數字化轉型服務商,探索提供一批行業級的數字化轉型系統解決方案。
這是一步妙棋:一方面,大量中小傳統企業轉型成功,并與鏈主企業形成緊密合作的產業鏈,能夠有力提升杭州數字經濟和制造業的發展能級;另一方面,助力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發展,為其走向全國提供了試驗田和應用舞臺,進一步壯大杭州智能物聯產業。
爆發點三
培育腰部企業成群壯大
20年來,杭州培育了一批數字經濟龍頭企業。“2022杭州市數字經濟百強企業榜單”入榜企業營收超1.5萬億元,較上年增長超26%。但榜單中10強企業的營收占了總額的約80%,第2名網易的營收只有第1名阿里巴巴的十分之一。
杭州數字經濟急需一批腰部企業快速成長起來。
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是杭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獨角獸企業分布最多的領域,都與數字經濟息息相關。
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來看,目前杭州有208家,排名全國第6,而第一梯隊的北京、上海、深圳,都在400家以上。
從獨角獸企業來看,根據胡潤研究院《2023全球獨角獸榜》,杭州有22家獨角獸企業,與廣州并列全國第四。
如何培養更多的腰部企業,并將更多的腰部企業培育成龍頭企業?杭州已專門出臺加快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行動計劃,杭州的余杭、西湖等區還有培育獨角獸企業的政策。
誠意滿滿的政策和優良的營商環境,為腰部企業提供了成長沃土。
爆發點四
緊抓人工智能新風口
杭州數字經濟最大的長板,就是實力強勁的軟件信息產業。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這一領域,杭州和深圳“不相上下”。
今年橫空出世的ChatGPT,拉開了全球范圍內人工智能競逐的序幕。這一新風口,杭州能再抓住嗎?
人工智能的三大核心要素是算法、算力和數據,杭州都有較好基礎:算法方面,有阿里巴巴、網易等龍頭企業及大量人才;算力方面,浙江已在杭州等地建成150多個數據中心,有云廠商全球排名第三的阿里云;數據方面,浙江在全國率先通過城市大腦建設打通政府間數據孤島,還在打造數字自貿區等。
考驗杭州的,是能否將算法、算力和數據領域的基礎有效鏈接,迸發出更為強大的創新力。
杭州正在打造智能物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和綠色能源五大產業生態圈,其產業前沿幾乎都與人工智能息息相關。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算力將會成為數字經濟龍頭企業選擇城市布局的關鍵考量因素,也將會成為城市招商的秘訣。
也因此,杭州正主動擁抱數字經濟進入大算力時代的趨勢,構建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算算力和邊緣算力綜合布局的算力體系,讓算力在杭州成為像水電氣一樣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
- 12-23· 如何讓冰雪經濟這團“火”燒得更旺燒得更長久?
- 12-9· 如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兩辦最新部署來了
- 11-21· 如何拓展豐富三明醫改經驗內涵?浙江這樣“答題”
- 9-2· 安徽如何打出制造強省“組合拳”?
- 8-12· 制造業如何實現“集群式”向“數”而行
- 8-8· 如何打造“千億級商圈”——上海靜安區南京西路商圈發展調查
- 7-22· “量大”如何變“質優”——重慶園區開發區改革觀察
- 7-4· 看安徽如何盤活知識產權 助力企業發展
- 5-30· 土特產如何以特制勝——來自山東農產品市場的調查
- 1-18· 如何釋放數據要素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