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數字監督治海,智慧平臺連“島”成“陸”
浙江省舟山市檢察院面對轄區海洋面積廣闊,各涉海執法單位協同機制不健全,信息孤島現象明顯的問題,自主研發搭建海洋檢察智慧監督平臺,各類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不斷擴容升級,實現了海洋檢察監督全覆蓋。
2021年8月,舟山市普陀區檢察院發現一起廢水直排生態環境違法案僅有生態環境部門的行政處罰。但根據相關規定,對廢水直排、私設暗管排海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違法行為,一律應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應處理卻沒處理,執法怎能打折?”檢察機關隨即利用數字檢察開展專項監督。辦案人員搭建了數字化線索篩查新模型,將全區5年來生態環境部門207件行政處罰案件信息數據與公安行政拘留案件信息進行建模比對,摸排出屬于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案件11起,精準鎖定非法排污企業,并通過檢察建議督促相關部門依法履職,嚴格依法辦理適用行政拘留的環境違法案件。
以此案為契機,舟山檢察機關迅速推進“個案辦理-類案監督-系統治理”的大數據法律監督探索實踐。據統計,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舟山市海警部門共立案117件406人,而同期檢察機關受理的涉海刑事案件為84件222人。2022年以來,舟山市檢察院協同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和刑事司法部門,創建以提前介入引導取證、行政和刑事案件線索互通、類案綜合分析應用為三大核心板塊的“海上安全執法司法行刑共治平臺”,搭建“涉海刑事案件類案監督”應用場景,實現監督關口前移。
在海上安全行刑共治專項行動中,檢察機關針對全市海警機構掛案、積案問題開展專項監督,通過數字建模、數據比對分析、線索流轉處置,排查出重點線索138條。
“信息共享的目的是共治,我們的定位是打破數據壁壘,把信息‘孤島’連成數據‘大陸’!敝凵绞袡z察院檢察長糜方強介紹,眼下該院正積極構建平臺融合,實現與海洋行政執法、海事、海警等涉海部門的協作配合、數據共享貫通,織密全域監督“防護網”。(本報記者方列)
- 3-31· 數字化轉型“做什么”“怎么做”?首個國家標準明確了
- 3-31· 數字產業去年完成業務收入35萬億元
- 3-10· 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動能澎湃
- 3-10· 新一輪數字基礎設施布局開啟
- 3-10· 筑牢數字基石 共建交通運輸行業數字化轉型之路——高德地圖順利通過交通強國建設試點驗收工作
- 3-10·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總量超450萬家
- 12-30· 數字化驅動跨境電商增長,科捷賦能全球化新機遇
- 12-2· 山西:數字賦能醫療衛生服務
- 11-7· 數字金融助力全球經貿發展 成降本增效“助推器”
- 11-7· 數字金融助力全球經貿發展 成降本增效“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