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資條上有了“能級”項目
原標題:泉州市總推行“能級工資”集體協商,讓技能要素成為推動職工薪酬體系改革的“新增長極”——(引題)
當工資條上有了“能級”項目(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潤釗 通訊員 李亮 梁瑩
“企業實行‘能級工資’后,車間班組積極推進流水線‘智’改,裝配效率大幅提升,技高者多得,工人的收入也水漲船高。”日前,在福建泉州晉江三力機車裝配車間,班長唐本超帶領班組成員通過優化裝配工序、改進工裝夾具,推動該廠摩托車整機散件包裝流水線提升生產效率20%以上,材料成本降低10%~20%,而他和車間工友的工資條上也首次出現“能級”項目,平均工資實現15%的增長。
按創新“能級”分配收入,以“薪改”促“產改”,是泉州市總工會今年開展“要約行動月”活動,在民營企業廣泛推行“職企同心”能級工資集體協商,推動培養造就高技能產業工人隊伍的重要舉措。
按“智”分配,讓創新更創“薪”
前不久,在三力機車公司會議室,一場關于職工切身利益的“能級工資”集體協商引發企業方和職工方的熱烈討論。在“技高者得高薪”的共識下,雙方代表通過協商就“能級工資”實施范圍、執行標準等達成一致意見,集體合同草案經公司職工代表大會通過后,企業行政方與職工方簽署了《“能級工資”專項集體合同》。
“從副班長晉升為班長,工資增加400元;評定為高級工,享受500元技能補助;技術骨干參與創新創效、名師帶徒活動,可以獲得1000元~8000元的獎勵津貼;報名‘求學圓夢’學歷提升行動,能獲得省、市、企三級工會提供的最高1.1萬元學費補助……”職工唐本超一項一項地計算“能級工資”實施后為一線技術工人帶來的利好。現在,唐本超平均工資每月超過7000元,較實施“能級工資”改革前增長了20%。他感嘆:“工資與個人技能、創新要素掛鉤,以后我們技術工人的待遇更有保障了。”
據三力機車公司工會主席劉清國介紹,“能級工資”制度極大地調動了技術工人的勞動積極性,使工作效率逐步提升,產品質量不斷提高。
以“技”提薪,打破薪資“天花板”
作為民營經濟大市、用工大市,泉州在推動民營企業建立“職企同心”能級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過程中,大力推動職工技能要素融入企業薪酬體系。
泉州33家民企“產改”示范點之一的福建晉工機械有限公司召開“能級工資”集體協商專題會和職代會,完善“能級工資”制度,確定職工職業技能等級、專業技術職務崗位工資標準,從中級工、高級工到首席技師均設置了50元~1000元的獎勵。同時增設績效工資、技能工種補貼,以及師帶徒、班組長等專項崗位津貼。
自2016年以來,晉工機械公司職工參與各層級職工技能競賽還可以享受競賽補貼和獎金。機器人焊接技術員吳功才在不久前舉辦的泉州市第二屆機器人焊接技能大賽中獲得第二名,在按照市級賽標準拿到1000元競賽補貼的基礎上,還獲得每個月2000元的獎勵。
“改革以后,技術工人的薪酬‘天花板’被打破了。”晉工機械公司工會負責人介紹,針對參與整機研發創新的技術骨干,企業還設立獎勵制度,獎勵金額和比例從創新項目產生利潤之日開始計算,連續3年內分別提取項目核算利潤的3%、2%、1%用于獎勵功臣,于次年2月份核發。職工對現有產品生產工藝或流程進行改進、帶來利潤增長的,還可以共享該產品或項目實施后1年內5%的凈利潤。
讓“技高者多得”成為共識
如今,“能級工資”集體協商正在泉州市民營企業中廣泛展開。今年以來,泉州市總工會聯合人社、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工商聯等“三方四部門”,制定了推進“能級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指導意見,引導企業突出按“智”分配、按創新要素分配,健全培養、考核、使用、待遇相統一的激勵機制,激勵廣大職工投身創新創效,與企業共發展。
泉州市總工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要約行動月”活動期間,全市工會組織發出要約7552份,覆蓋企業9620家、職工151.3萬多人。2022年以來,全市開展行業性、區域性集體協商65場(次),覆蓋企業5538家。目前,已有353家企業進行“能級工資”集體協商,簽訂“能級工資”專項集體合同或涉及創新激勵的集體合同,技能要素成為推動職工薪酬體系改革的“新增長極”。
泉州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韓衛華表示,將持續推動“能級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化、長效化,推動“能級工資”集體協商覆蓋更多新業態、新群體,讓“技高者多得”成為企業與職工的共識。
- 8-14· 快遞員平均工資出爐:你絕對想不到
- 8-14· 中國快遞員超300萬人 平均工資6200元/月
- 3-12· 楊軍日委員:快遞小哥風里來雨里去,工資卻明升實降
- 2-27· 物流業進入求職旺季 快遞工資漲10%招不到人
- 2-21· 節后物流行業進入求職旺季 快遞工資漲10%招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