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掀開新篇章
3月15日,香港特區政府和科技部簽署《內地與香港關于加快建設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安排》及其附件《內地與香港創新科技合作聯合行動計劃》,內容涵蓋深化科研合作、創新資源共享、科研成果轉化、人員交流、發揮香港國際化優勢、強化統籌協調等。這一安排的簽署標志著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掀開新篇章。
不久前,香港公布了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明確了發展創科的決心和路徑。一個只有數百萬人的城市建設國際創科中心,必須具備整合資源的強大能力,將目光放到周邊城市群乃至更廣范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排名中,香港也是與廣州、深圳一同作為一個科技集群來評價。做好頂層設計,更高效對接國家創新體系,是香港邁向國際創科中心的關鍵。
中央一直支持香港融入國家創新體系。2022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在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通信、新材料、電子信息等領域,對港澳新增開放15個專項。國家超算廣州中心開通與香港間的網絡連線,服務香港地區用戶。廣東已經向港澳開放1萬多套大型科學儀器。香港科研機構在內地的分支機構,可以試點單位的形式,獨立申請人類遺傳資源來港,為香港科研界開拓更多資源進行研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也已經向香港創科人員開放申請,2019年以來已經有80多名香港科研工作者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立項資助。
香港在組件制造、量產能力上是短板,而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高端制造能力強大。2022年,在工信部公布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中,大灣區內地城市占了7個,包括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深圳市電池材料集群,東莞市智能移動終端集群,廣州、佛山、惠州超高清視頻和智能家電集群,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智能裝備集群,深圳、廣州高端醫療器械集群,佛山、東莞泛家居集群。依托大灣區完備的產業體系,來自香港的創新成果能夠順利實現產業化。
作為全球創新要素的重要集聚地和全球創新網絡的關鍵樞紐,香港在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憑借多所大學的科研能力、與海內外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友好合作關系,香港吸引了全球人才和科研項目進駐。香港推出重點項目“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臺”,與國際知名機構合作成立了28所研發實驗室,匯聚約20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創科人員。香港2020年起推出為期5年的“杰出創科學人計劃”,大力支持本地大學吸引國際知名的創科學者及其團隊來港任教和參與教研活動,目前已聘用80名。
從科研資金跨境撥付到布局建立國家重點實驗室,從選拔太空載荷專家到試點往來港澳人才簽證政策,直到本次簽署相關安排,中央對香港發展創科的關懷支持一以貫之,對香港科研人員寄予厚望。在融入國家創新體系的過程中,香港的基礎研究和外部聯系優勢必將得到更充分發揮。
- 2-3· 香港展示超級增值人魅力
- 11-14· 香港低空經濟首批試點項目13日起接受申請
- 7-25· 貴州與香港舉行業界推介會加強兩地文旅合作
- 7-4· 內地對澳門供電負荷首次突破百萬千瓦
- 5-30· 內地赴港澳個人游擴容首日 香港積極采取措施迎接游客
- 5-6· 陳茂波:香港經濟保持增長勢頭 資產市場氣氛改善
- 4-18· 香港國際機場再度榮膺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
- 1-8· 香港啟動第二期沙頭角開放計劃
- 1-8· 香港往返深圳福田高鐵將增至每日98班
- 11-30· 北京與香港就11個范疇合作方向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