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工業互聯網 賦能制造業高質量轉型升級
本報記者 過國忠 實 習 生 柳 鑫 孫嘉隆
無錫物聯網產業走過13年,作為與物聯網、5G、大數據等技術緊密融合的工業互聯網發展現狀如何?對傳統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起著怎樣的助推作用?
11月21日,在2022中國國際智能傳播論壇期間,科技日報記者走訪無錫市工信局了解到,今年來,無錫新增江蘇省工業互聯網新領軍者培育企業8家、省星級上云企業363家、“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產業基地1個。
聚焦痛點,解制造業綠色轉型發展之難
無錫制造業發達,工業企業8萬多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超7000家。但多年來存在傳統產業比重過大,轉型壓力大、開發強度高、環境約束緊等諸多瓶頸。
進入“十四五”,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產業先發地,如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工業互聯網創新驅動、融合應用的“生態區”,當好技術牽引、機制創新的“試驗區”,成為擺在無錫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無錫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機遇,積極應對挑戰,聚焦痛點、精準發力,把制造業列入重點“攻堅區”,先行先試“樣板區”,著力推動智能化改造升級。2020年,該市專門出臺首輪《無錫市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發展三年(2020—2022年)行動計劃》,借鑒國內先進做法,對標省內先進城市,確保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等發展處于全省領先地位。
“通過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全市工業互聯網支撐能力不斷增強,智能制造新模式不斷完善,物聯網、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程度進一步深化,重點行業智能制造水平得到顯著提升,智能裝備和工業軟件的關鍵技術取得創新突破,智能制造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正推動著制造業向更多依靠數據、信息、知識等新型生產要素的增長模式轉變。”無錫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引入資源,打造融合發展支撐平臺
3年來,無錫結合發展數字經濟,切實強化做好頂層設計,建立完善豐富政策體系,加速引入高層次創新團隊,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制造車間、燈塔工廠等舉措,有效加速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培育出海瀾智云、瀚云科技等一批企業平臺、一批標桿工廠。其中4家入選工信部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列全省第一。
無錫錫山區作為全市制造業板塊中的一個重要承載地,堅持“建平臺,用平臺,筑生態”發展思路,通過“科技+資本+產業”等發展模式,加速創新資源集聚,成功引入東方國信、帆軟軟件、微軟智能制造加速器等一批工業互聯網項目落戶。
無錫隨著網絡、平臺、數據、安全等全產業鏈體系逐步健全,由電信運營商、生產制造企業、平臺服務提供商、工業應用提供商等組成的產業生態不斷壯大。“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模式,已全面走向鋼鐵、紡服、機械、電力、環保、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正在從生產輔助環節向生產的核心環節逐步滲透。
眼下,無錫正在全力實施新一輪《加快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綠色化提升推動制造業降本降耗降碳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旨在引育一批專業性強、行業特色明顯的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服務商,推動更多企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綠色化發展。到2024年,全市力爭實現智能制造標桿累計6000個、綠色制造標桿160個。
- 3-31· 江蘇做大切好就業蛋糕
- 3-17· 江蘇首部海岸帶及海洋空間規劃發布
- 3-17· 江蘇:增強農業科技裝備支撐能力
- 1-13· 江蘇省財政統籌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
- 12-23· 江蘇聚力打造新型電力系統:點面結合 大膽創新
- 12-12· 江蘇啟動舊房裝修改造補貼工作
- 12-2· 江蘇數據大通道,讓省級政務數據直達基層
- 11-21· 江蘇:用心求“新”打造新質生產力發展陣地
- 11-21· 江蘇:用心求“新”打造新質生產力發展陣地
- 11-18· 江蘇省消保委:棉和綿分不清?洗臉巾該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