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加快數字化轉型 共同推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11月22日,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當前,發展數字經濟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以數據和技術為要素的新型數字化模式,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據李超介紹,在資本市場改革發展中,證監會緊緊圍繞“強化監管科技運用”和“穩妥發展金融科技”兩條工作主線,推動金融科技各項工作全面展開:一是向科技要生產力,穩步推動資本市場數字化轉型發展;二是平衡創新與風險,積極引導證券期貨業金融科技守正創新;三是推動監管與科技深度融合,全力打造證監會智慧監管平臺。
李超表示,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資本市場要為實體經濟提供高質量服務,必須進一步加快數字化轉型,要努力打造數字化資本市場,共同推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要堅守初心使命,以數字化轉型為行業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和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賦能增效。行業機構的數字化轉型和科技創新,要從我國資本市場的特點和迫切需求出發,從投資者和發行人的投融資實際需求出發,提升服務能力,證券期貨行業機構要結合自身情況加大投入,利用數據和技術手段優化管理和服務模式,促進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提升經營效率和核心競爭力,提高客戶服務質效,增強客戶滿意度和獲得感。
要積極拓展深化金融科技、監管科技的應用場景。要不斷強化科技監管思維,加快推動重點項目實現新突破,更好發揮科技賦能監管的作用。證券期貨行業機構要抓住數字化轉型機遇,積極參與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運用科技手段拓展深化客戶服務、業務運營、風控合規、經營管理等領域的應用場景。行業核心機構要發揮引導作用,構建符合資本市場數字化轉型需要的新型金融基礎設施。行業協會要加強自律管理,總結推廣科技創新示范實踐,引導行業機構對標提升科技賦能能力。
要統籌創新發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金融科技風險。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科技應用風險有可能向業務領域傳導。系統迭代升級頻繁,網絡安全、系統安全和數據安全風險隨之加大。相關機構要平衡創新發展和安全的關系,加強研發管理和風險研判,在核心系統上線和重大變更前做好全面測試,加強日常風險監測與防范,通過檢測認證等技術手段促進安全合規能力提升,主動防范化解金融科技風險。同時,行業機構要牢牢守住合規底線,加強對創新業務的合規性審核;要及時對新技術、新系統運行狀況進行“把脈”,做到“看得清、管得住”,確保風險可防可控。
要加強交流合作,合力構建資本市場數字化轉型發展生態。行業科技工作者要秉持開放合作的良好心態,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在服務科技創新產、學、研、投等環節的重要作用,匯集眾智眾力,發揮整體合力,協同研究解決行業共性問題。
- 1-27· 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 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
- 1-2· 山東加快推進立體交通體系建設
- 12-26· 商務部:加快建設一批內外貿融合發展平臺
- 12-16· 兩部門進一步完善醫藥集采和執行工作機制 鼓勵優先使用中選藥品和耗材
- 12-9· 進一步規范農村客貨郵運營行為 乘客安心 貨物安全
- 11-21· 北京加快存量數據中心提質升級
- 11-14· 山東:加快重大場景創新 引領“十強產業”發展
- 11-14· 山西加快推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
- 10-28· 工信部:加快培育低空物流等低空消費新業態
- 10-21· 河南:加快科技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