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亮出三年成績單
浙江在線11月16日訊(記者 拜喆喆 顧雨婷)11月15日上午,記者從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下稱“示范區”)三周年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上拿到一份“成績單”:三年來,由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組成的示范區累計推出了制度創新成果112項,其中38項已面向全國復制推廣。隨著滬蘇嘉城際鐵路、水鄉客廳等重大工程相繼開工,示范區持續推進的重點項目已達108個,示范區開發者聯盟成員單位數量擴大到了53家。
示范區兩批制度成果已經初步形成一體化效應。比如,在規劃管理上,示范區“一張藍圖管全域”;在生態環保上,青浦吳江嘉善執法“三統一”;在要素流動上,示范區做到了知識產權跨省域聯合保護,科技創新券跨省域通用通兌;在公共服務上,面向兩區一縣居民推出社保卡“一卡通”服務。
在示范區嘉善片區,通過運用浙江全省66項重大改革(應用)成果,形成了全國首個跨省域區塊鏈平臺“區域協同萬事通”等18項數字化改革成果,其中政務服務一體化、醫保一體化改革分獲浙江改革創新最佳實踐案例和浙江改革突破獎。
在重點難點領域聚力攻堅,示范區今年又推出39項新成果。例如,出臺碳達峰碳中和具體實施方案,打造一批綠色低碳示范片區和項目;出臺共同富裕實施方案,推動示范區從公共服務領域“分散式”跨域合作,走向系統全面的整體謀劃、一體推進,為推進共同富裕提供跨省域實踐范例。
一體化紅利逐步釋放,帶來高質量發展動能。三年來,示范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0.9%,2021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2411家,較上年增長31.5%。值得一提的是,近3年,示范區嘉善片區的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量超過示范區成立前10年的總增量,預計今年將首次突破2000億元。得益于一體化,浙大智慧綠洲、祥符實驗室、嘉善復旦研究院等一批科創載體持續導入嘉善,嘉善高新技術企業數兩年翻番,蟬聯浙江“科技創新鼎”。
今年,示范區發展將邁向新臺階。國家發改委推動布局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規劃設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數據中心集群;蘇浙滬兩省一市政府聯合出臺對示范區第二批17條支持政策,在省級層面進一步形成合力;一批示范區開發者聯盟成員也將繼續深入參與到示范區生態環保、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等重點項目的第一線,為示范區建設持續賦能。“示范區執委會將與三級八方、兩區一縣緊密攜手、各展所長。”示范區理事會秘書長、執委會主任華源說。
- 5-6· 長三角鐵路客流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5月3日預計發送旅客390萬人次
- 1-20· 長三角首列高鐵快運專列成功開行
- 1-2· 廠網一體 按效付費——湖南探索城市污水治理新路
- 12-26· 長三角擬試點航空物流安檢互認
- 11-14· 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建設進程如何?低空經濟串聯產業協同發展
- 9-19· 長三角鐵路積極應對臺風“貝碧嘉”
- 8-22· 研產銷一體化 新疆哈密做強“甜蜜”大產業
- 8-22· 前7月長三角外貿創新高 高端制造業競爭力顯著提升
- 7-11· 長三角地區科技并購動能強勁 賦能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 7-8· 長三角中歐班列跑出“鋼鐵絲路”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