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相城經開區搶占產業新賽道
深秋時節,位于太湖與陽澄湖之間的蠡塘河,如2000多年前“商圣”范蠡蕩舟時一般流淌,河岸兩邊卻已日新月異:新建住宅小區拔地而起,老舊工業園區次第煥新,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始建于2002年的蘇州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過20年開發建設,成長為蘇州北部重要的產業高地之一。近年來,相城經開區布局新經濟產業,以城市更新激活存量資源,加快新舊動能轉換。2022年前三季度,規上工業產值回升態勢明顯;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實現兩位數增長;進出口總額、注冊外資保持較好水平。
搶占產業新賽道
平整混凝土、自動壘磚、建筑工人與多款機器人共同勞作……中億豐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副總裁李國建介紹,人機協同智能建造模式結合機械化技術與建筑工人作業,提升了建造效率,保障了施工精準度。
美特科技(蘇州)有限公司電聲器件智能車間內,5條受話器自動化裝配線馬力全開。企業負責人余海說,智能化改造后,生產效率比原來提高5倍以上。蘇州瑯潤達檢測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智慧工廠管理平臺,幫助制造型企業采集工業數據。企業董事長吳璽說:“過去靠腳力跑車間,如今只需盯緊智慧平臺,點點鼠標就能收集數據,節能降耗。”
著力發展數字經濟是相城經開區搶占新賽道的縮影之一。近年來,該區布局“2+3+X”產業體系:“2”指數字金融、工業互聯網兩大先導產業,“3”指先進材料、智能制造、數字城市三大特色產業,“X”指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現代商貿服務等突破產業,將區位優勢、資源稟賦轉化成創新優勢、發展優勢。
目前,相城經開區擁有工業互聯網企業43家,省級智能工廠1家、標桿工廠3家。2022年以來,新材料行業龍頭企業海富電子、工業機器人領域先進制造商森瑤達野機器人、新能源汽車流水線設備頭部供應商德星云科技等一批總部項目落戶。
涵養營商新生態
“原來1個月流程,如今4個半小時跑完。”近期,相城經開區森瑤達野機器人項目上午土地摘牌,下午就拿到不動產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等5本證書。項目運營總監吳猛說:“這次辦理開工手續,讓我感受到了當地營商環境的高效。”
蘇州市相城區委常委、相城經開區黨工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盛夢龍說:“營商環境是衡量地區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們不僅要讓企業‘愿意來’,還要‘留得住’‘發展好’。”
自2021年開始,相城經開區逐步建立“全鏈審批”協調機制,綜合運用并聯審批、告知承諾、容缺預審等創新舉措,最大程度為企業“減負”。
根據計劃,中億豐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大樓在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按照原來流程,光伏項目需在大樓建成取得房產證后方可實施,工期至少延期半年以上。相城經開區行政審批局了解企業訴求后,開啟“容缺審批”:企業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承諾后,行政審批局先行備案,待企業取得房產證后按承諾書約定補齊材料。此舉促使企業房屋建筑和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同步設計、備案、建設,提前完成電網接入。
再造發展新優勢
2021年3月,“經開科創”品牌發布,實施“科技載體531、高企人才倍增、研究院所跨越發展”三大行動計劃,旨在集聚高端創新要素,激活科技創新第一生產力作用。而今,在“經開科創”現有載體運行質效基礎上,相城經開區以更高標準建設專業化特色化孵化器、加速器及重點研究院所,創新成果轉化路徑更加通暢。
澎湃的科創助力相城經開區開放之門越開越大。自2020年相城區獲批設立中日(蘇州)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后,作為示范區中樞服務核所在地,相城經開區與日本多地開啟產業合作,簽約住友商事、三菱重工等日本項目16個,新設相城經開區(東京)離岸創新中心等離岸孵化中心。盛夢龍表示,站在弱冠之年的新起點上,相城經開區將提升區域能級,打造蘇州高質量發展新名片。
- 1-6· 上海經蘇州至湖州高鐵開通運營
- 11-14· 蘇州地鐵7號線串起“軌道上的長三角”
- 9-12· 蘇州:應用場景加速AI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 4-25· 蘇州高新區制造業加速邁向價值鏈高端
- 4-8· 蘇州吳江:復興桑基魚塘重現江南水鄉風韻
- 12-28· “傍城經濟”撬動鄉村產業“改頭換面”
- 10-16· 蘇州編制出臺地方標準探索活化利用新路徑
- 9-14· 蘇州發布樓市新政:120平方米及以上商品房不再限購
- 8-14· 蘇州:集聚資源壯大先進制造業
- 8-10· 江蘇蘇州高新區:數字技術賦能企業轉型升級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產值已超千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