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修到心坎上
萬國強 于 海 王 琦
“九十月是高山包菜收獲的季節,我們收購的這些包菜將銷往成都、重慶,包菜在那里特別受歡迎,供不應求……”9月25日,鴻水源蔬菜廠經理晏紅武談及栗子壩村蔬菜銷售情況時,自信滿滿。
陜西省漢中市勉縣新街子鎮栗子壩村是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客車車輛段實施定點幫扶的村子,地處秦嶺南麓,海拔、溫度、濕度都非常適合種植高山反季節蔬菜。今年,僅鴻水源蔬菜廠就與該村簽訂了200畝的土地流轉合同,還承諾免費送給村民菜苗,待成熟后收購。
兩年前,栗子壩村原有的土路天晴“揚灰”、下雨“和泥”,雖然這里非常適合高山種植,但多家有意向的產業合作商看到村里的路況后就直接拒絕了。為解決這一問題,駐村工作隊決定修建一條水泥路,讓鄉村“致富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遠。通過深入調研,駐村工作隊發現村里一組、二組周邊相對平坦的土地較多,居住農戶較為集中,適合打造產業路。最終,經過多方協調,他們爭取到了80萬元的鐵路幫扶資金。
項目開工那天,全村人都激動地跑到路邊觀看。“我們在家門口為自己修路,不僅不用出錢,而且能打工掙零花錢,這條路真是修到了我們的心坎上。”村民蘇平安說。
據悉,道路修建期間,西安局集團公司共雇用栗子壩村村民20余人,發放勞務費13.5萬余元。
有了水泥路,就能把現代化的農耕機械開到田間地頭,農業生產效率大幅提高,鴻水源蔬菜廠等企業也看到了發展潛力,紛紛與栗子壩村簽約。企業為村民提供蔬菜種植的技術和40余個務工崗位。僅蔬菜種植這一項就能為栗子壩村帶來年均15萬元的收入。
今年初,為破解栗子壩村產業發展薄弱單一、農作物收益率較低的難題,駐村工作隊多次入戶商討、實地調研,打造出“村集體牽頭+農戶流轉土地+引進專業技術人員種植+雇用本村勞動力”的發展模式,推動村內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們年齡大了,也沒什么手藝,想致富奔小康很難。在鐵路兄弟的幫扶下,種不完的土地不但可以用來流轉,還能在自家地里務工掙錢,現在一畝地比過去能多掙800元哩,這種好事哪里去找喲!”村民龔貴英高興地說。
- 3-14· 走進共富路上的特色村
- 10-24· 浙江:共富路上,年輕人注入新活力
- 1-5· 走在致富的康莊大道上 張建有話要說
- 3-4· 人民日報:補齊發展短板 激活農村電商的致富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