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100個細分行業打造數字化轉型樣本——助力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邁進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開展財政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從2022年到2025年,中央財政計劃分三批支持地方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打造一批小型化、快速化、輕量化、精準化的數字化系統解決方案和產品,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化轉型典型模式。
“政策的核心思路是通過支持地方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推動中小企業擁抱數字化、主動轉型,進一步向‘專精特新’行列邁進。”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局長梁志峰說。
有研究指出,89%的中小企業處于數字化轉型探索階段,僅有3%處于深度應用階段。
“從現狀看,中小企業定制化轉型方案成本高,投資回報周期長,導致很多企業有畏難心理。”梁志峰認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問題需要靠市場化手段解決。一方面,中央財政安排獎補資金支持服務平臺,由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改造服務;另一方面,以資金撬動市場,培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生態,推動轉型規模效應加速形成。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魯春叢表示,政策提出按照“政府補一點,平臺讓一點,企業出一點”的思路,調動三方積極性,探索中小企業以轉型收益支付服務費用等方式,降低企業轉型成本。
《通知》提出,圍繞100個細分行業,支持300個左右公共服務平臺,打造4000家至6000家“小燈塔”企業作為數字化轉型樣本。
“此次政策以打造試點樣本為目標,要求服務商探索形成能夠滿足中小企業共性和個性需求的工程化樣本合同與操作規范,明確投入和產出,既為復制推廣打好基礎,也讓中小企業對數字化轉型投入有本賬。”梁志峰說。
據了解,此次中央財政將對完成改造目標的服務平臺安排獎補資金。如何用好用實財政資金?在魯春叢看來,應從有為政府、有效市場、企業主體三方面發力,加大試點工作推動力度。
政府部門選好平臺至關重要。應在全國范圍內公開遴選,選出真正有市場價值、創新活力、發展潛力的平臺。同時,健全審核工作方案和監督考核機制,保證遴選和驗收考核過程公平公正、科學合理;建立專家團隊指導監督的保障機制,強化事中管理;加大對技術先進、效益突出、企業反響好的共性應用場景解決方案推廣力度。
“要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魯春叢建議,鼓勵公開競爭,激活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活力,選出最優解決方案推廣實施;優先選擇中小企業密集、升級潛力大的細分行業,科學驗收轉型成果進行補貼。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有條件的中小企業要著力夯實網絡、平臺等基礎設施,推進平臺化設計、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等新技術新模式,完善與數字化戰略相適應的組織架構和人才梯隊,構筑新型管理體系;沒有條件的企業要逐步用好工業互聯網平臺,分步推進管理、業務、設備上云。
- 4-14· 10趟列車試點,寵物能上高鐵了!
- 4-7· 10年間京津冀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增長5000余家
- 3-3·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
- 2-3· 10個人里3個是旅居客,云南元江憑啥如此“吸粉”?
- 1-6· 時速400公里!全球最快高鐵列車亮相
- 1-6· 時速400公里!全球最快高鐵列車亮相
- 12-12· 13年“10萬+” 中歐班列駛向開放共贏“新里程”
- 12-9· 10月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12-2· 山西前10個月煤層氣產量超過去年全年
- 11-18· 1至10月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351億元 同比增長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