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強搭快遞順風車 不能如此“任性”發展
商家投放廣告,除了平面媒體與網絡媒體(包括新生的自媒體)乃至戶外廣告外,現在又多出了一種可供選擇的載體,這就是日益走強的快遞業。每一件包裹都可以嫁接廣告,這種流動的廣告精準性很高,拆開包裹前必然先看到張貼的小廣告,中國是全球第一快遞大國,2015年快遞業務量突破200億件,巨大的快遞包裹投放量讓“包裹上貼廣告”的生意悄然興起。
此種情形對于快遞企業和廣告主來說無疑是最大的贏家,因為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講,快遞廣告有其獨特優勢,它可以做到極其精準。電視廣告、報紙廣告、廣播廣告受眾群體面廣,而快遞廣告可以精準到個人,對于廣告主和快遞企業來說可謂是求之不得的好機會:廣告主可以花最少的廣告成本來獲取最大的收益,快遞企業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只需把廣告順手一貼,就可以發展廣告業務拓展收入來源,既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又有效減輕了企業的經營壓力。但對于消費者來說只能被動地接受,不論你愿不愿意看,廣告總貼在上面,無疑帶有強制的色彩?爝f廣告行業要想發展,首要問題是讓消費者不反感甚至甘心情愿地接受這種廣告形式。針對于此,快遞企業要創新方法,找到合適的途徑,讓發件方、快遞公司、廣告主、收件人都能受益。筆者認為,想讓消費者接受快遞廣告并不難,快遞公司可以大膽推出“你郵寄我補貼”“你消費我埋單”等活動,這樣,想必不少消費者都會舉雙手贊同的。
從另一方面來講,即便消費者接受快遞廣告,廣告內容低俗、涉嫌非法宣傳、快遞企業超范圍經營等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一旦快遞廣告出現此類問題,給消費者帶來的損失是無法挽回的,也是難以彌補的。作為新生事物,目前《廣告法》等法律并沒有對快遞包裹廣告作出明確規定,在監管方面還處于空白地帶,雖然部分網民認為快遞包裹貼廣告一舉多贏,是應時而生的新商機,相關部門應當放寬條件大力支持,但筆者認為,支持歸支持,在法律監管方面,無規矩不成方圓,快遞廣告之事關乎企業的健康發展和消費者的切身利益,不能任其“自由、任性”發展,郵政、快遞、工商等相關部門應加強溝通,建立相關制度,明確業務規范,讓快遞廣告在法律軌道和監管視線中良性發展。
- 4-14· 從發展聯通到需求互通再到資源融通 雙向奔赴實現雙贏
- 4-14· 為農業發展鋪就“鋼鐵糧道”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3-10·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
- 2-24· 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兩重兩新”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20· 鐵路發展交出亮眼成績單
- 1-20· 鐵路發展新藍圖:鑄就強國動脈,引領未來出行
- 1-20· 鐵路發展是推動經濟社會騰飛的強大引擎
- 1-13· 從發展答卷看“活力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