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建設激起澎湃“氫”動力
初秋,收獲的季節。內蒙古大地,蓄滿競相發展的澎湃“氫”動力。
8月28日,內蒙古自治區在鄂爾多斯市舉行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隨著一聲令下,8個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集中開工。
一個個承載著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動能轉換的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在這片熱土上加緊實施。據了解,8個項目共配套272萬千瓦新能源規模,其中風電77萬千瓦,光伏195萬千瓦。其中,鄂爾多斯市的5個項目分別為達拉特旗光儲氫車零碳生態鏈示范項目、烏審旗風光融合綠氫化工示范項目、鄂托克前旗250兆瓦光伏電站及氫能綜合利用示范項目、鄂托克前旗上海廟經濟開發區光伏制氫項目、準格爾旗納日松光伏制氫產業示范項目,包頭市的3個項目分別為達茂旗風光制氫與綠色靈活化工一體化項目、達茂旗20萬千瓦新能源制氫工程示范項目、包頭市氫能產業與可再生能源一體化項目。示范項目的謀劃建設,將有力推動全區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各項目正在加快建設,預計于2023年6月投產。項目全部投產后,每年可生產綠氫7.2萬噸,產出的綠氫將用于重卡汽車燃料、化工、生物醫藥、冶金原料等方面,應用場景廣泛。第一批風光制氫示范項目的成功實施,將為后續全區氫能產業發展拓展場景、提供示范,更好推動全區氫能產業進步。
一體化示范項目既是抓運行、促發展的“牛鼻子”,也是我區能源和產業轉型發展的有力抓手。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氫能產業,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規劃了鄂爾多斯市、包頭市風光氫儲全產業鏈裝備制造基地,謀劃了8個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成立了內蒙古氫能協會,召開了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和第一屆氫能產業發展論壇,規劃2025年,綠氫供給能力達到50萬噸,氫能產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
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安全的二次能源,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組成部分。充分發揮氫能清潔低碳特點,有助于推動交通、工業等用能終端和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同時,氫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方向,是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增長點。我區風光資源全國第一、發電成本全國最低,發展氫能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綠氫化工、重卡替代、全氫冶煉等氫能應用場景十分廣闊。未來,內蒙古將基本構建全國重要的綠氫生產輸出基地、燃料電池重卡示范基地、氫能裝備生產制造基地,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氫能產業發展聚集地,亮出“北疆綠氫城”的新名片。(記者 韓雪茹)
- 3-31· 內蒙古出實招讓稅費紅利精準直達民營企業
- 3-17· 內蒙古農商銀行獲批籌建 將于今年內掛牌
- 1-13· 內蒙古推動“兩代表一委員”常態化履職
- 1-2· 內蒙古鄂爾多斯智能監管“舌尖安全”
- 11-21· 內蒙古:528項“溫暖工程”項目全部完工
- 11-21· 內蒙古:528項“溫暖工程”項目全部完工
- 10-21· “內蒙古正向世界遞出一張綠色名片”
- 10-10· 內蒙古創新綠色金融 “貸”動綠色發展
- 9-23· 鹽城“風光”綠意濃 低碳發展覓新路
- 8-29· 內蒙古赤峰搶占綠氫發展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