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規的“包裹廣告”可實現多贏 應有三個前提
我國是全球第一快遞大國,2015年快遞業務量突破200億件。巨大的快遞包裹投放量讓“包裹上貼廣告”的生意悄然興起。
快遞包裹可以貼廣告嗎?現行郵政業標準要求,快遞包裝袋任何部位不能印有經營性質的廣告。但這只是國家推薦性標準,無強制執行要求!稄V告法》等法律沒有對快遞廣告做出明確限制性規定。按照“法無禁止即可為”的原則,不能說在快遞包裹上貼廣告是違法的。
“包裹廣告”作為市場的產物,涉及諸多方面的利益,至少包括快遞公司、廣告主和寄件人、收件人四個利益主體。對于快遞公司而言,多了一個創收渠道,自然受歡迎。對于廣告主而言,拓展了廣告渠道,宣傳了產品,拓寬了銷路。對于寄件人而言,或許并不十分感冒,但如果快遞公司能夠讓利,降低快遞費用,多半不會執意拒絕。對于收件人來說,則會因人而異。
“包裹廣告”應實現多方共贏。政府可以用規制對這個市場加以引導,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則,依法引導這一市場,保護市場公平和各方的合法權益?爝f公司也應對廣告內容予以審核,篩除違法廣告,保護消費者權益。
不過作為一項新生事物,時下的快遞廣告仍存在一系列問題。比如,一些市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收到被貼“治不孕”的廣告,覺得跟手機接收到垃圾短信一樣反感。還有的用戶對廣告包裹的安全性和時效性表示擔憂,認為快遞公司先貼廣告后送貨,容易影響派送速度,且存在包裹受損或丟失的風險。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爝f廣告事關快遞業的健康發展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能任由其自由生長。對此,郵政和工商部門應該加強溝通聯動,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明確快遞廣告業務的規范標準,消除監管盲區。在筆者看來,“快遞包裹貼廣告”至少應有三個前提。
其一,快遞公司具備相應資質。《民法通則》規定,“企業法人應當在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一旦超范圍經營,不僅不受法律保護,而且要受到處罰。時下,多數快遞公司登記的都只是快遞業務,擅自從事廣告業務就涉嫌超范圍經營。因此,快遞廣告不能想做就做,公司必須先到工商部門申請變更經營范圍,在具備資質后再承攬廣告業務。
其二,快遞公司承擔廣告審核責任。從記者調查來看,一些提供快遞廣告業務的公司并沒有要求廣告主提交基礎性證明資料,來證明廣告內容不涉嫌非法宣傳。事實上,雖然《廣告法》沒有專門針對快遞公司做出規定,但“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依據法律、行政法規查驗有關證明文件,核對廣告內容”的法則適用于每個廣告發布者,包括快遞公司。有關部門應加強宣傳,讓快遞公司意識到自己作為廣告發布者,有義務審核廣告內容,否則一旦發布違規廣告,就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其三,快遞用戶需要授權。從法理上講,快遞離開寄件人之后,在收件人簽字收件之前,快遞物品的權益是屬于寄件人的,快遞公司只負責受托中轉與運輸,沒有對快遞物品表面進行改變的權力。因此,快遞公司要想開發利用包裹資源,必須先得到用戶的授權同意。為此,快遞公司可以向用戶承諾,不張貼不良廣告,不影響信息辨識和投遞效率,不損害收件人、寄件人的情感利益和經濟利益,甚至還可以向用戶適度讓利,共享廣告收益。而在用戶明確表示拒絕的情況下,快遞公司不能擅自在其包裹上張貼廣告,否則就構成侵權。
- 6-3· 三個維度數據描繪數字經濟活力圖景
- 3-21· 內蒙古實現能耗“雙控”遏制“兩高”雙突破
- 3-21· 三個“更” 黑龍江備春耕釋放新信號
- 2-10· 廣東實現跨境電商綜試區全覆蓋
- 1-20· 從“三個快于”看浙江農民增收
- 1-7· 我國實現時速350公里高速列車上5G超高清演播
- 1-6· 復興號實現對31個省區市全覆蓋 2021年運送旅客13.7億人次
- 9-30· 包裹上塑料一層又一層?電商快件將告別二次包裝
- 9-6· 繞開廣告監管社交媒體漸成“法外之地”,醫美行業新“病灶”亟待治理
- 7-12· 基本實現無人化!王力安防開啟智能制造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