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條中歐班列線路創新高意義深遠
6月23日,我國首條中歐班列線路——中歐班列(重慶)第10000列列車在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順利駛出。當日,第10000列中歐班列(重慶)滿載著100個標箱的電子產品、機械零件、日用百貨等貨物,從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順利駛出,一路向西,奔赴一萬余公里外的德國杜伊斯堡。(6月24日《新華每日電訊》)
中歐班列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應運而生,又在抗擊世紀疫情的艱難階段逆勢增長,一路走來,總在歷史發展的重要關口,發揮出特有作用,讓世界人民看到了新的發展生機。今年上半年中歐班列就已交出滿意的成績,僅1月份,中歐班列(武漢)折算發運39列,同比增長77.27%,中歐班列(長江號)南通道跨“兩海”線路成功運行,應用最新的“鐵—海—鐵—海—鐵”多式聯運方式,打造了新的貿易通道……這豐碩的成績背后是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復蘇的有力呈現,更是提振世界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早在2011年,首趟中歐班列“渝新歐”從重慶始發,也就在那時已經播下了高質量運輸發展的種子;十年后,在面對疫情的嚴峻考驗下,以破萬列的成績單為全球人民鼓足了發展信心;時至今日,重慶再次因中歐班列而得名,成為首個破萬列的城市,創造了新的紀錄,足見中歐班列潛力巨大、前景廣闊。那么將其形容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名副其實。當前,面對經濟發展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等三重壓力,中歐班列再次發揮出加油鼓勁兒的作用,不僅加速了國內經濟復蘇速度,更為提振全球經濟復蘇注入強勁動力。還為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破除了阻礙、暢通了循環。其運輸價值可見一斑。
誠然中歐班列能發展到今天,一方面得益于外部作用的驅使,另一個主要原因還在于中歐班列以為民服務為宗旨。堅持“互利互惠求發展”的高度責任感為沿線各國“牽線搭橋”,讓更多物資從“拼車”轉為“專車”,讓貨主有了更好的體驗,堅持“創新驅動求發展”,在全國鐵路各口岸站投入應用95306“數字口岸” 系統,改變了傳統通關方式,取消了人工申報和紙質單據,讓貨主輕輕一點即可辦理,省時省心省力。特別在疫情期間,針對國際合作防疫物資,優先承運、優先裝車、優先掛車,應運盡運,在那時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綠色生命通道”,成為全球公認的供應鏈“守護者”。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在國際物流運輸遭受嚴重打擊,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情況下,依然實現了逆勢增長和安全暢通,成為不折不扣新的經濟增長點。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中歐班列從屢創新高,到新徑路不斷開辟,再到運輸數字化蛻變。正是靠著獨立自主的發展理念,才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發展道路,并引得國內外一致好評。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更需要中國提供強大支持,于中歐班列而言,既需要發展自身,不斷滿足多元化的運輸服務需求,也需要各行各業的支持,形成大的聯動機,從而為經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當今世界是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中歐班列作為暢通全球經濟要素集聚流動的加速器,在國際產業鏈、供應鏈之間發揮著紐帶作用,一個接著一個搶眼的成績正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發揮著應有的作用。(文/萬翔)
- 3-31· 重慶首條常態化無人機急救藥品配送通道開通
- 3-24· 世界首條環島高鐵:一條軌道上的區域發展新答卷
- 1-20· 西安中歐班列開行量超過25000列
- 1-20· 中歐班列跑出高水平對外開放加速度
- 1-9· 全國首條快捷物流產品示范線廣州—成都班列首發
- 12-19· 中歐班列跑出吉林對外開放加速度
- 12-12· 中歐班列新突破,澎湃發展新動能
- 12-2· 中歐班列跑出開放加速度
- 11-18·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破十萬列 “鋼鐵駝隊”邁上新臺階
- 11-18· 中歐班列開行突破10萬列 發送貨物超1100萬標箱 貨值超4200億美元